宜宾市教育学会—川南渝西王增琴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在蕨溪中学举行
为探究核心素养导向下新课程、新教材的落地落实,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4月9日,宜宾市教育学会、川南渝西王增琴名师工作室“课堂务本·科研助力”联合研修活动在叙州区蕨溪中学校成功举行。此次研修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蕨溪中学党总支书记王增琴主持,川南渝西王增琴名师工作室成员、蕨溪中学相关学科教师、兄弟学校部分教师参加。
研修活动由课堂展示、主题交流和专家讲座三个环节构成。在课堂观摩环节,来自蕨溪中学的工作室成员付顺海老师以《象以达意,歌以言魂——浅析诗歌中意象的作用》为课题,带领学生剖析诗歌中的意象,感受其魅力与表意功能;来自泸县第四中学的工作室成员卢朝国老师围绕《在学中得法,于练中获技——议论文片段写作范例式模块化教学》课题,打破传统,采用范例式模块化教学,拆解写作片段,以典型范例引导学生掌握技巧,提供实用新思路。同时,英语随堂听课有序开展,积累研讨素材。
交流研讨环节,蕨溪中学校长邓礼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他强调了此次活动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表达了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殷切期望。
随后,来自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的工作室成员傅春晓老师的《“三新”背景下高考语文教考衔接的实践与思考》主题交流,精准把握高考改革脉搏,结合教学实践,为语文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教学备考提供了清晰路径。翠屏区高中英语教研员王静老师的专题讲座以《立足教材,研透教材,树立教考衔接意识》为题,深入剖析教材,指导教师如何挖掘教材价值,实现教学与考试的有效衔接。
宜宾市一中语文学科教研室主任曹毅老师另辟蹊径,从思维培养角度出发,带来《建立在思维培养基础上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诸多创新的教学设计方法。翠屏区师培中心教科室主任练富裕老师以《教师要做真问题的研究》为题作了专题讲座。她从教育科研实际需求切入,详细讲解了发现真问题、开展有效研究及将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方法,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清晰的实操路径。
在总结环节上,叙州区研培中心主任姚云芳在发言中强调,科研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有效途径,老师们要利用好各种机会、各类平台,助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王增琴在总结时表示课堂是教育的土壤,科研是生长的养分,希望老师们立足课堂,关注生活,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促进课堂提质增效,助力自身专业成长。
宜宾市教育学会会长伍绍明对此次研修活动的组织和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以后的教育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他鼓励教师们将此次研修活动中的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在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此次主题研修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活动不仅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劲动力。(供稿方:宜宾市叙州区蕨溪中学 凌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