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戎州实验小学创新实践获省级课题推广 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叙州样本"
4月8日,在叙州区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会上,宜宾市戎州实验小学作为核心示范校,向全区推广省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合作型课后服务的实践研究》成果,展现教育改革的创新力量。
该校首创“1+2+N+N”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联动校领导、教师、家长及社区专家,构建资源共享生态。课程建设上推出“3+X”体系,以学科、兴趣、实践课程为基础,融合书法、科创等校本特色,开发“科技与艺术”等跨学科课程,覆盖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同步建立“4+1”动态评价体系,通过学生、教师、家长及社区五维反馈,实现课后服务全流程优化。
数据显示,实施两年来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5%,在国家级、省市级竞赛中获奖超4000人次;家长参与度提升40%,教师教学能力与职业幸福感同步增强。社区通过与学校共建,专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校社共育”新生态。校长陈燕表示:“课题成果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真正实现减负提质。”
该成果获教育专家高度评价,认为其填补了协同育人理论空白,形成可复制的“叙州模式”。戎州实验小学将深化课程创新与评价改革,持续输出实践经验,为“双减”政策落地及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