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林下种植中药材 拓宽群众增收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泸州纳溪:林下种植中药材 拓宽群众增收路

2025-04-10 17:1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纳溪区现有森林面积11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达57.2%。近年来,纳溪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动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走出一条“绿林生金”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

4月8日,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古楼村千亩林下种植基地,在漫山的竹林下,草珊瑚簇簇丛丛,长势喜人。

“古楼村的竹林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85%,经纳溪区林竹局工作人员勘测,古楼村的林地适合种植草珊瑚,我们果断将1000亩林地用于规模化种植药材。”古楼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大彬说,受地理位置影响,过去的古楼村生产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了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古楼村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

“草珊瑚是一种多年生长中草药,喜阴凉环境,种植方式独特,不需要砍伐竹林,也不用过多的养护,头年种,次年收,一次收割后保留根茎,次年还能继续生长,种植一次可采收15年以上”。王大彬说,古楼村通过“农户+村集体+企业”的订单化种植模式,由村集体公司向农户免费提供幼苗,草珊瑚果实成熟后,由村集体公司统一收购,出售给企业,保障了农户的收益。

“在管护好林地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既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又拓宽了生态产业发展渠道。”纳溪区林竹局副局长程亮说,古楼村千亩林下种植基地的种植模式,是纳溪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当前,纳溪区正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围绕林下种植草珊瑚、黄精、茯苓和林下养殖等产业全面发力,实现在生态保护中谋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供稿方:纳溪融媒体中心 高银松 王春阳)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