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源富庄镇:百年梨树见证时光,梨花盛景诉说历史!
在四川汉源县富庄镇同义村,这里的千余棵白梨树不仅以繁花盛景吸引着众多游客,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记忆与希望,讲述着梨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故事。
同义村梨树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间。据村里老人讲述,杨姓先祖初来此地时,梨树已郁郁葱葱。
如今,这些百年老梨树中,最年长的“树王”需两人合抱,树龄超过200年,却依然枝繁叶茂,年年都能结出满树白梨。
“梨树陪伴了我们八九代人,从祖先来时就有了。”村民杨仕锦说。梨树不仅是村庄的象征,更是村民生活的支柱。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们就沿着茶马古道,将梨运往雅安、乐山等地换取生活必需品。
“我们这里的梨品质好,以前老人背着梨去雅州卖,就是现在的雅安,换回盐巴再走山路回家。”杨仕锦回忆道。
1958年后,村里引入嫁接技术,改良品种,到上世纪90年代,白梨迎来鼎盛期,杨仕锦一家单季采摘量可达两万斤,年收入两三万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同义村的村民们也面临着如何保护与发展梨树资源的挑战。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村民们开始意识到保护梨树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从熬制秋梨膏到发展乡村旅游,从推广梨树文化到加强古树保护,村民们用行动守护这份祖辈留下的财富。
“老梨树是祖祖辈辈的根,也是我们的宝。保护好它们,日子才会越过越好。”村民姜德贵感慨道。
同义村的百年梨树,见证了时光的流转与村庄的发展,不仅是物质丰收的象征,更是村民精神的寄托。在这片梨树林中,每一棵树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每一朵花都寄托着一份希望,梨树与富庄人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老梨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政府也在帮我们打造基础设施。我们相信,这些老梨树会带来新的生机。”杨仕锦说。
眼下正是同义村梨花盛开期,诚邀大家走进同义村,赏梨花、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供稿方:汉源县融媒体中心 罗浩 曹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