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里画廊”深度链接川渝“氢走廊”,看彭州的“底气”何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以“百里画廊”深度链接川渝“氢走廊”,看彭州的“底气”何在

2025-04-08 11:2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渝中线科创走廊,打造川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等应用场景。

彭州市以“产业、生态、品质、文化、治理”五廊共治的“百里画廊”建设为引领,以“绿色能源提供者、行业标准制定者、产业生态构建者”为目标,深度融入成都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和川渝“氢走廊”,加快打造成渝地区重要氢源保障地,服务“水风光氢天然气新型能源体系”。


大特(成都)气体有限公司


大特(成都)气体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纯气体、标准气体、工业混合气体生产、充装单位,配有气体分析检测实验室。目前,该公司主要从事高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混合工业气体气瓶的充装和销售业务。

近期,该公司的高纯氢气充装项目经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予以核发《气瓶充装许可证》。

✔依照国家标准:

《氢气.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GB/T 3634.2-2011)规定:氢气纯度(体积分数)超过99.999%为高纯氢(一般称之为5N级)。高纯氢气目前主要用于半导体、电子工业和石化工业,其中电子工业是应用需求最高的市场,在电真空材料、半导体、电子管、非晶硅膜生产中应用需求较高。除此之外,高纯氢气还是精细化工和医药中间体产品的制造原料之一。受益于我国电子工业、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产业的迅速发展,高纯氢气应用需求持续攀升。

目前大特气体已经与北航研究院、四川轻运科技等企业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实现年产10万瓶高纯氢气的充装能力,有效服务半导体、电子产业、氢能无人机、氢燃料物流车等示范场景,深度融入川渝“氢走廊”建设。

同时,大特气体还将结合彭州特种气体资源优势,拓展氦气、氩气等业务,为川渝地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疗事业等提供特气保障,努力打造成为西南地区生产能力最强、产品线最全的特种气体公司。


成都莒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水制氢有四大技术路径,成都莒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其中三条技术路线上(碱性、质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均取得了不俗的技术突破,成为全球第二家可量产稳定万安级高电密电极的供应商,也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碱性电解水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三大电极技术储备的氢能高科技企业。

2024年12月,莒纳科技荣获国际知识产权商业化委员会(IIPCC)颁发的“未来绿色创新国际知识产权商业化奖”。同时由其深度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性能测试与评价》(GB/T 45092-2024)正式发布,已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首个针对碱性电解水制氢电极的国家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未来展望


彭州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实现年产工业氢18万吨,产氢量占成都市氢气产能98%,重点发展氢源制备,建设高纯氢项目,同时向氢气储运、氢燃料电池产业领域探索和拓展。

在氢源制备方面

优先发展水电解制氢,辅助发展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制氢、化工原料制氢、工业尾气制氢+CCUS,积极探索发展光生物化学制氢、太阳能直接制氢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制氢,配套发展制氢所需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制氢关键材料。


在氢气储运方面


重点攻坚涉化的碳质储氢材料,主要包括活性炭(AC)、石墨纳米纤维(GNF)、碳纳米管(CNT)等产品。在氢燃料电池方面,重点发展质子交换膜(PEM)、催化剂、气体扩散层(GDL)等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目前我市已经建成氢能研发单位1家,电解氢设备生产单位1家,氢气生产单位5家,氢气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充装站4个,计划在两年内再建设氢能充装站4个,可再生能源耦合制氢项目1个。”

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依托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标准化院、知识产权中心、产品质量院等技术机构,搭建集科研中试、装备研发、科技成果孵化、安全生产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氢能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科研-技术-应用’充分贯通的氢能研究体系,持续推动长寿命大功率电解水制氢装备、大流量管道输氢系列装备的技术攻关和应用,为打造川渝‘氢走廊’贡献彭州力量。”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