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8万人次、3.59亿元!游客爆棚、场景爆火、消费爆表:彭州三连爆!
热
是热情
也是热度
四月春深,花开正盛。这个清明小长假,彭州热度不断攀升,不论是“国色芳华”同款牡丹盛宴,还是风筝飞舞的草地、国风沉浸的街区、美食飘香的集市,游客都挤“满格”了!
三天接待59.18万人次,同比增长30.84%;实现旅游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32.10%。“人从众”的热烈景象,不仅刷满朋友圈,也点燃了春日文旅消费的“彭州模式”。
人气爆棚游客“组团打卡”
这个清明假期,彭州成为省内中短途出游首选目的地。成都本地游客占比高达42.66%,郫都、温江、金堂游客热情“组团”;四川省内其他城市游客占比51.05%,绵阳、眉山、乐山等地游客紧随其后;还有远道而来的重庆、贵州、云南游客,也在花海中奔赴这场春天的邀约。
热门景区丹景山三天共接待游客71442人次,超8万辆车辆到龙门山旅游度假区赏春,景区一度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全城开花
春日活动精彩纷呈
第41届牡丹花会围绕“赏花+体验”双主线,打造十二处特色场景,不仅有花可赏,更有剧本杀、国风集市、草地音乐会、诗歌朗诵等沉浸式玩法,让春天融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帧画面。
同时,彭州整合全域牡丹赏花资源,重磅推出“国色芳华”全城赏花精品线路,串联起野趣赏花、田园赏花、庭院赏花、盆景赏花四大主题路线,花开千般意,处处皆风景。
丹景山打造成“国色芳华”同款影视街区,牡丹花主题市集人潮涌动。
白鹿音乐景区的青团手作、纸鸢DIY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
龙兴集则带来《牡丹雅韵》生活集,让节日文化有得看、有得玩、还有得带回家。
蔬香理想村首届风筝文化活动,孩子们在草地奔跑,围炉煮茶香气四溢。
葛仙山镇田园赏花季结合坝坝宴、古风音乐会、花田下午茶,“仙气”满满。
开窑节在彭州桂花镇龙门山·柒村举行,推出“宋韵乡村·风味山谷”新文旅品牌,推动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
“龙门春天繁花灼灼”成德眉资同城化政协书画联展于4月8日在彭州市龙兴艺文中心开幕,展示五地政协艺术家的书画作品,推动文化交流。
不仅看花海
场馆展览也“有戏”
除了漫山花海,彭州的文化场馆同样人气不减、活动不断。清明假期,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李一氓故居、上书院等文博场所共接待群众1万余人次,举办线上活动4场次、线下活动9场次。
市文化馆、市美术馆带来《文脉九峰·湔江流长》书画展。
市博物馆推出《千年瓷韵·彭州牡丹文化展》。
天彭牡丹保育中心上演《华彩绽放》牡丹科普展。
节日氛围从山间花田延伸至城市空间,真正实现了“全域皆场景、人人是观众”。
“文商旅体农”融合
消费热情持续升温
不仅景点火爆,彭州的消费市场同样红火。全市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1940.6万元,同比增长35%,成为春日文旅的“放大器”。
从街头美食摊到城市商圈、从汉服巡游到快闪演出,每一个角落都是“逛吃打卡”的现场。丹景山、龙兴集、万达广场……只要你路过,就能看见三五成群、笑容满面的游客。通济海窝子古镇的一家餐馆门口立起“卖完啦!”的黑板,成了游客朋友圈的特色打卡点。
吃好住好有人管
彭州服务很有范
假日期间,彭州文旅市场秩序井然,服务保障有力。市文广体旅局联动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开展疏堵保畅、市场秩序维护、市容整治、城运调度等多项保障工作,共出动行政检查人员32人次,检查文体旅重点场所33家次,全市未接到重大投诉与安全事故报告,为市民游客营造了一个“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安心”的良好假期氛围。
清明三天,59万人;人潮涌动,是春天的召唤,更是彭州这座城市的魅力体现。这个假期,彭州用繁花、文化与热情,为游客交出了一份人气与口碑齐飞的“春游答卷”。
春天未完
精彩继续
欢迎您再来彭州
继续赴一场与花、与山、与美食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