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实效 赋能素养提升——西华师大附中第三届教学节开幕
为了践行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统筹提升校内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探索三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突破的新思路、新举措,探讨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学提质减负的新方法,西华师大附中于2025年3-4月举办了第三届教学节活动。
本次教学节活动得到了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市教科所、南充市教师进修学校和顺庆区教育和体育局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4月1日下午,西华师大附中学第三届教学节开幕式在学术厅举行。出席开幕式活动的领导有南充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校长张勇,顺庆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昌宏,西华师大附中全体教师、全体实习教师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开幕式由西华师大附中副校长李倩主持。
教学节开幕式
西华师大附中校长陈默对本届教学节作了详细介绍。他强调,以“科学设置课堂探究任务,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力”为主题,重在引导大家思考课堂探究任务设置的科学性,启迪大家思考课堂的探究量,即例题量、练习量;针对性,即对准课标、对准真题;层次性,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实效性,即探索出引导学生一练就会、一做就对的实操方案;重点关注课堂是否展现知识生成的前因后果推导,运用相似问差、相异问同等方法来还原学科素养养成的全过程。
本届教学节设计涵盖了学科特色活动展示、学科教学展示、教研组成果汇报展示、备课组教研沙龙四大板块:学科活动印制品展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共10个科目及各年级各科优秀作业展示,共18块展板,实物类展出涵盖诗意书签、中国地图创意作品、手工肥皂、《哪吒2》文物解码4种类型,现场活动类展出包括英语才艺秀、文学经典现场演绎、力光电磁实验创客展、玩转24点、化学魔术秀、地理拼图挑战赛、校本操展示、校园高度探索实践活动、英语趣游园、探究植物生长所需矿物质实践活动、法治情景剧等;学科教学展示涵盖115节预赛课,由备课组跟踪,26节初赛课由区学科教研员把脉,10节决赛课请专家点评;教研组成果汇报展示重在阶段总结,团体成长回头看,团队发展成果展;备课组教研沙龙将由一线优秀备课组团队通过学情分析、问题攻关、未来教学畅想三大版块来紧扣教学节主题,全过程呈现备课活动,以期引起附中各个备课组的共同思考,获得有益启发。
张勇致辞。他首先肯定了附中自2020年8月挂牌以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区委区政府、区教体局和西华师范大学的指导下,在新班子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努力拼搏,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2024年荣获市普通高中市级示范校组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第一名、区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第一名。他希望附中以本次“教学节”为契机,充分发挥参赛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人人重教研、抓质量的良好风尚,弘扬敦本务实、厚德精业的教风,为顺庆建设区域教体中心极核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蒋昌宏讲话。他指出,西华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新班子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节”促教,以“节”促研,从首届教学节以“聚焦课堂,建构范式;优化流程,追求实效”为主题到第三届以“科学设置课堂探究任务,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力”为主题,“附中人”始终关注课堂,把课堂作为改革的主阵地,把课堂当作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场。他希望全体教师以教学节为契机,探索减负增效的实践路径,不遗余力、久久为功;希望附中团队提炼出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附中课堂教学经验”,为区域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希望附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深耕细作,力争早出成果,为顺庆教育带来更多、更大的惊喜。
专家讲座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在君教授作了题为《GMO生物—天使or魔鬼》的专题讲座。这场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学术“盛宴”,不仅化解了学生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困惑,更在年轻心灵中播撒下科学探索的火种。杨在君以深入浅出的教学艺术,将复杂的基因重组技术转化为生动的科学故事。通过展示转基因番木瓜的培育历程,剖析黄金大米的基因密码,将基因分离、修饰、重组等关键技术环节演绎得清晰透彻。
在互动环节,现场化作思维碰撞的磁场。同学们接连抛出颇具深度的专业问题:从转基因食品代际遗传安全性到基因漂移的生态风险防控,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前沿到合成生物学伦理边界,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杨在君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逐一回应,引导学子建立基于实证的科学认知体系。
学科特色活动展演
专家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在内操场、学术厅、运动场沉浸体验,共同见证知识与创意的绚丽绽放。同学们把平常所学知识通过不同方式展示出来,用实际行动诠释科学之美、思维之美、创造之美。
全体“附中人”将以此次教学节为契机,聚焦课堂实效,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筑牢同伴同行、反思研究、实践致远的探索平台;养成把问题当课题、请专家支招、用实践求解、向研究要答案的学术精神;通过反复研究,凝练教育思想,锻造教学风格,提升教学质量。(供稿方:西华师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