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老人与保险使者:银发浪潮下 中国人寿筑起守护者联盟
巴山蜀水间,1800万银发身影勾勒出四川深度老龄化的图景。在川东达州高寨村,七旬老人万长友用旧木箱里的积蓄为 75位乡邻撑起“保障伞”,他的善举不仅改写了村民对保险的认知,更开启了中国人寿与乡村老人间的温暖共鸣。
当老龄化率超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川,遇上布衣老人的赤子之心与保险央企的责任担当,一场跨越城乡的“守护者联盟”悄然成型:政保专员背着 KT板走村串户,2000人服务队伍编织起“五镇一管”服务网,科技赋能让理赔时效压缩至 24小时……中国人寿将"百元保费"的民生承诺转化为田间地头的"温度地图",这家保险央企正以产品创新、服务下沉、科技赋能三重路径,重塑四川1800万老人的保障图景,让"老有所安"从政策文本化作触手可及的温暖现实。
布衣老人的“爱心保单”
万长友的旧木箱,装着村里70多位老人的“保命钱”,那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2023年春天,中国人寿“老龄保险”的宣传资料让万长友看到了希望——每年仅需100元,就能为老人撑起坚实的保障大伞。然而他发现,对每月仅有百余元养老金的部分老人来说,这100元的保费,仍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万长友深入田间地头组织老人们集体购买老龄险)
于是,万长友做了一个决定:他要牵头组织村里的老人们集体购买老龄险,并且向那些有实际困难的老人援助保费。
作为牵头人,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攥着投保单,敲开了一家家村民的门。在张大爷家的土屋里,他说:“钱我来捐,你签个字就行!”几个月后,张大爷因摔伤骨折获赔8000元,村里人第一次见识到保险的力量。
万长友的善举,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2024年,高寨村主动投保比例从5%飙升至40%,村子挂上了“银龄安康示范村”的横幅。而万长友的“捐助清单”也越来越长,2023年他牵头捐助了55位老人投保老龄险,2025年这个数字增长到75位。他的爱心与坚持,为他赢得了“爱老之星”牌匾,以及连续两年的“达川区最美老人”称号。
政保联动普惠设计下的“乡村密码”
万长友的故事背后,是中国人寿与政府共同织就的惠民保障网。在国家推动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寿积极响应政策,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列为重点政保业务。
四川达州老龄化趋势显著,60岁以上老年人口众多,老年人对人身、意外、疾病等保障的需求十分迫切。如何让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群众自愿的老龄保险发挥作用?每年仅百元的保费里藏着诸多智慧。
69岁的达州市民张大爷参保中国人寿老龄保险后表示,这份保险保障范围广,涵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住院津贴以及特定交通工具意外保障等,都是老人们用得上的。2024年,老龄保险在达州全市已赔付1256万元,惠及近万老人。
除老龄保险外,中国人寿还开办了乡村振兴小额保险、关爱女性保险、计生保险等业务。2024年,达州分公司政保业务承保人数超59.3万,保额高达903亿元,已赔付1.7万多人次,赔付金额3285万元。这些数字,见证了保险为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保障。
生态破局:五镇一管的“温度地图”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如何让分散的乡村老人理解保险、用上保障?渠县支公司片区经理李雪玲给出了答案。
她负责渠县3个镇近百个村社,每周背着KT板下乡:“字要大,话要直白!”她用真实案例讲解保险:王大爷修屋顶摔断腿,医保报销后老龄保险又赔了8000;张奶奶被竹子击伤胸椎骨折,除了赔付医疗花费,住院期间还获赔了1500元津贴。“现在连村干部都帮我们喊喇叭!”李雪玲笑着说。
这种高效服务的背后,是“五镇一管”网格化业务模式在发挥作用。五个乡镇配置一个政保片区主管,全市40名政保主管将业务和服务精准触达基层,成为了连接保险与群众的关键纽带。
为进一步推动乡镇保险工作扎实开展,中国人寿坚持政府与企业联动,定期向政府汇报工作,联合调研、开展慰问活动,这些举动也为政保主管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宣传推广上,中国人寿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政策介绍和教育宣传点击量达14.69万次,线下李雪玲这样的政保主管们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四进”、保险知识“进乡入村”等活动1000余次,举办政策宣传会400余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在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普及风险保障意识。
(有庆九龙村召开银铃保险宣讲会)
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也是“五镇一管”的重要成果,政保主管们为群众提供专业的业务咨询与理赔服务。以李雪玲为例,她每年往返村社数千趟,熟知每一户人家,每次到村社她都会提前告知并交代村民们准备好理赔资料,确保流程顺畅。
科技助力下,中国人寿开展二维码收费,开通APP、微信理赔及移动掌上查询功能,将赔付时效缩短至1个工作日,为政保主管和群众们真正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过去“听不懂的保险”成为了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救命钱”。
从“风险兜底”到“温暖生态”:老龄保险的深层价值
在四川,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截至 2024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突破 1800万大关,老龄化率超全国平均水平,养老保障需求日趋迫切。在此严峻形势下,中国人寿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全省老龄保险及政策性保险业务,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力以赴,贡献重要力量。
中国人寿寿险四川省分公司深耕四川这片土地,深刻洞悉老龄保险对当下社会的非凡意义——它就像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老年人的安稳生活,另一端维系着家庭经济的稳定与社会社保体系的完善。2024年,四川省分公司老龄保险业务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为约 190.8万老龄人口成功承保老龄保险,全省保障覆盖率达 10.5%;保障额度累计超 3600亿元,为参保老人撑起了坚实的经济后盾;理赔案件约 8.7万件,赔款总计约 8477万元,切实为参保老龄群体托底风险。。
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四川省分公司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在产品设计环节,全省 21家市州分支机构深入调研当地老龄人口的年龄分布、健康状况、经济水平等详细数据,以此为基石进行科学定价,精心打造出多元灵活的保障方案,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求。同时,四川省分公司创新性地将意外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为参保老人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开辟就医绿色通道等增值服务,让老人享受更全面、贴心的关怀。在服务优化方面,大力简化核保理赔流程,去除繁琐环节,打造快速理赔通道,确保老人在出险后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赔付,真正做到雪中送炭。
在全省推广政保业务的征程中,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四川省分公司始终坚持政府引领的核心策略。与妇联、计生协、民政等部门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让“普惠保险协助政府为老百姓提供保障”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产品供给上持续优化,针对农村小额保险、老龄保险等,研发、升级、改造出一系列贴合特定人群需求的保险产品。
此外,公司组建了一支超两千人的政保专项服务队伍,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乡镇、村社的每一个角落。通过“片区专人管理,乡镇专人负责、村社专人服务”的模式,提高政策保险业务的承保面,为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老人送去保障与关怀。
中国人寿寿险四川省分公司正以坚定的步伐、不懈的努力,通过老龄保险及政策性保险业务,为四川广大老年群众编织起一张坚实的人身风险保障网,助力他们安享幸福晚年,也为四川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注入强大动力。
正如万长友家墙上的“爱老之星”牌匾所见证的,中国老龄人群的尊严,正被看得见的保障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