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非遗传承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开展非遗文化校园巡礼活动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非遗”传承的沃土。4月2日,由广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指导,共青团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委员会主办,经济贸易学院承办的非遗文化校园巡礼活动在该校镜月湖畔举行。
据悉,广汉作为古蜀文化发源地,拥有保保节、缠丝兔、金丝面、连山回锅肉、汉州面具等3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以“指尖拾遗·青春传韵”为主题,以“活态传承”为核心,设置非遗体验区、民俗游戏区、文创展销区三大板块。师生亲手制作汉州陶艺、蓝染、面具、剪纸,绘制DIY风筝,品尝缠丝兔,参与套圈、投壶等传统游戏,并通过知识问答赢取“贝壳货币”兑换非遗文创产品。
非遗金丝面传承人王小华现场展示“细如发丝”的绝技,缠丝兔传承人熊智惠揭秘百年工艺,学生们在互动中感悟匠人精神。经济贸易学院学生李明感慨:“非遗不再是课本上的符号,而是可触摸、可创造的文化基因。我们要用青春智慧,让传统技艺‘潮’起来!”
当天,学校还为5位非遗传承人颁发“非遗技艺传承实践指导教师”聘书,推动“大师带徒”模式落地,实现“课堂即工坊、传承即就业”的育人闭环。
广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冷文田介绍,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展示,是传统匠人与青春力量的对话,是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实践,更是守正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探索,为广汉非遗活态传承开拓了新路径,为地方文旅产业升级注入了青春动能。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校长莫智文表示,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职业教育需勇担使命,将文化传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扎染、陶艺、金丝面、蜀绣等八位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打造‘非遗+教育+产业’融合平台,培育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