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为没有“一拍了之”点赞
近日,在政协委员的见证参与下,西充县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达170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采用“查封+分期履行”模式,既保障金融机构债权实现,又为困境企业保留发展生机,邀请政协委员见证了一起“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法院执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困境:抵押资产缩水,传统拍卖陷两难
刘某、许某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某银行申请强制执行,抵押物系西充县鹤鸣路5套商业用房。执行干警李伦调查发现,因土地性质为划拨用地需补缴50余万元出让金,叠加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房产评估价值仅70余万元,扣除费用后可供执行款项不足20万元。面对“执行即亏损”的困境,被执行人刘某坦言工程款被拖欠致资金链断裂,若强制拍卖将直接导致其背负150万元债务缺口。
破局:政协委员见证,执行方案再优化
为打破僵局,法院主动引入政协民主监督机制,邀请县政协委员赵海媚全程参与执行。2025年3月27日,由执行干警、政协委员组成的联合工作小队开展实地调查,确认涉案房产年租金稳定在8万元且租约持续有效。在赵海媚见证下,法院创造性采取“三步走”策略:先冻结租金收益定向清偿债务,再暂缓拍卖给予被执行人缓冲期,最后建立“租金抵债+分期还款”双重履约机制。经协商,双方当事人当场签署执行和解协议。
成效:阶段化解取胜,双向保护促共赢
目前,法院已向租户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8万元/年租金将直接汇入法院账户用于分期偿债。被执行人刘某承诺在工程款回收后优先清偿剩余债务,银行方面对阶段性解决方案表示认可。
“法院的执行既有雷霆力度,更有人性温度。”赵海媚在参与执行后表示,“面对当前市场主体普遍承压的现状,法院没有简单‘一拍了之’,而是通过深入调查找到各方利益平衡点,这种司法智慧值得点赞。”
执行局局长贾凌锋表示:“我们既要守护法律权威,也要考虑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企业生存问题,这次通过与政协委员的协同作战,真正实现‘救企纾困’与“护金融安”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