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新时代!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成功开展PET/CT18F-AV45淀粉样蛋白显像技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启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新时代!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成功开展PET/CT18F-AV45淀粉样蛋白显像技术

2025-04-01 17:11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它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的大脑,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核医学科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实现新突破:成功完成两例PET/CT18F-AV45(Florbetapir)淀粉样蛋白显像检查。检查借助国际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直观呈现了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隐形指纹”,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首次18F-AV45显像实例

本次接受检查的两位受检者情况如下。

受检者A(71岁,记忆力下降伴行为异常患者):大脑皮质弥漫性18F-AV45摄取增高,双侧额叶、顶叶、颞叶、后扣带回等脑区尤为明显。横断位可见“平原征”“亲吻征”,冠状位可见“夏树征”。这些影像特征符合典型淀粉样蛋白沉积模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关键依据。

受检者B(80岁,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大脑皮质18F-AV45摄取未见明显异常增高。横断位颞枕叶可见“山脊征”,外侧额叶可见“卡通手征”,内侧额叶可见“钻石征”,半卵圆中心层面可见“凸透镜征”,冠状位前额叶可见“冬树征”。检查结果排除了阿尔茨海默病,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指明了方向。

阿尔茨海默病: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杀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其核心病理特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这些蛋白形成的斑块如同大脑中的“顽固垃圾”,它们与神经元纤维缠结共同作用,触发脑细胞死亡,像无形的橡皮擦一样,逐渐抹去患者的记忆。如今,AD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什么是18F-AV45显像

18F-AV45是一种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特异性示踪剂。通过静脉注射后,它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并与脑内的异常淀粉样斑块特异性结合。作为AD诊断的金标准,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可借助PET/CT等分子影像技术,在症状出现前5-10年被精准捕获,这为早期干预打开了宝贵的时间窗口。PET/CT显像设备能够精准捕捉示踪剂的分布信号,进而生成三维脑代谢图像。若大脑皮层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阳性结果),则提示存在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反之(阴性结果),则可基本可排除该病理改变。(供稿方: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

【责任编辑:李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