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的“双城记”:从“异乡客”到“家乡代言人”
据悉,在党建引领的时代浪潮下,南充市在京的700余名南充籍流动党员,依托南充驻京联络处的党建阵地,通过运输特产、宣传家乡、返乡创业等实际行动,在北京、南充双城之间架起了红色桥梁,实现了从异乡的“漂泊者”到家乡发展的“代言人”的华丽蝶变,为家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商会建立党支部为流动党员点亮“家”的灯火
华灯初上,北京菜篮子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于得宝结束一天的忙碌,将货车稳稳停放在北京市汽车物流商会。这里,同样是北京四川阆中企业商会的驻地。像往常一样,于得宝认真擦拭标有“党员先锋岗”标识的货车后,大步走进阆中企业商会党支部的党员活动室。熟悉的乡音、热气腾腾的茶水,瞬间驱散了他一天的疲惫,让漂泊十年的于得宝找到了家的归属感。
“这里就是我们阆中党员的家。”于得宝说,“在商会党支部的帮助下,我不仅有了精神寄托,更有机会通过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出力,这种充实感,是漂泊时从未有过的。”
针对南充在京党员分散、流动性强的情况,在中共南充驻京联络处农民工(综合)党委的指导下,北京四川阆中企业商会成立了流动党支部,明确“三个两融合”思路,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搭建农民工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桥梁,营造和谐氛围;促进首都与家乡资源共享,助力协同发展。在党员教育上,该党支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微信群、小程序推送政策法规和红色故事;线下每月邀请讲师和专家开展培训,提升党员素养。此外,党支部主动收集企业需求,对接政府资源,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政策落实等难题,也为流动党员解决随迁子女入学、异地就医等生活难题,让流动党员收获了“家”的温暖。
北京四川阆中企业商会党支部仅是南充在京商会的一个缩影。在联络处(综合)党委的指导下,各商会纷纷成立流动党支部,打造党员活动室,为流动党员提供交流平台,组织志愿服务和技能培训,解决党员实际困难。借此,全体南充籍流动党员在异乡有了依靠,能够更好地为北京、南充两地发展贡献力量。
反哺家乡流动党员化身家乡“代言人”
在阆中企业商会党支部的组织下,于得宝带领的“党员先锋岗车队”已成为流动的南充文化站。往返京津冀的货运途中,他总会在车厢循环播放川剧清音,将“中国绸都”“阆中古城”等文旅海报贴满车身。今年春节,这支车队承运的800吨南充柑橘、丝绸等特产刚抵北京,就被抢购一空。“我们南充的柑橘甜过嘉陵江的水!”于得宝的这句口头禅,如今已成为家乡特产的“金字招牌”。
和于得宝一样,蒋泽勇在商会流动党支部的关怀与培养下,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宣传家乡的“代言人”。在北京举办的南充推介会上,南充“宣讲员”蒋泽勇都会卖力地推介南充。作为北京阆中商会执行会长,他坚持每月都到南充驻京联络处参加专题党建培训,与联络处的党员同志反复打磨南充的推介词。这些精心打磨、饱含心血的推介词,也被巧妙融入南充宣传片《南充之恋》《丝韵绸都》等系列短视频与现场推介中,短视频播放量更是突破50万次,成功吸引多家企业投资南充。“驻京联络处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蒋泽勇说,“现在客商们都追着问,南充还有什么宝贝?”
据统计,在中共南充驻京联络处农民工(综合)党委的指导下,各在京商会流动党支部已累计组织“南充好物进京”活动23场,“云推介”直播268次,带动家乡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2亿元。更令人欣喜的是,流动党员中的企业家们纷纷返乡投资,已签约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项目。南充的流动党员用拼搏与担当,持续书写着反哺桑梓的动人篇章,为家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双向奔赴党员聚力共筑双城新篇
地图上,北京与南充之间的连线,恰似无形的纽带,串联起两地的资源与发展。为将这份联动持续深化,驻京联络处以“党建+服务”为核心,在物流园区、商业街区等党员集中区域,打造“红色驿站”。驿站不仅为党员提供学习交流场所,还搭建起信息对接平台,让家乡的招商需求与党员手中的资源实现精准匹配。
在南充“归雁计划”的吸引下,在京打拼20年的党员企业家蒲强春通过南充驻京联络处的牵线搭桥,携技术与资金回到南充,建立起生物医药企业,其产品现已覆盖国内成品培养基、生物医药、科研、食用菌种植、酶制剂等多个行业,远销海外市场,对南充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凭借“红色驿站”和南充“归雁计划”的吸引力,越来越多像蒲强春这样的党员企业家,捕捉到返乡创业的契机。据介绍,南充驻京联络处还联合南充市委组织部组建了“党员专家顾问团”,通过“季度恳谈会+项目对接会”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回流。
“我们正构建‘双向服务’平台,既为在京党员筑巢安家,更让他们成为京川协同发展的纽带。”南充驻京联络处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和民说,未来驻京联络处将继续优化服务体系,扩大“红色驿站”的覆盖范围,丰富“党员专家顾问团”的服务内容,助力更多党员在两地施展才华,既帮助流动党员在首都站稳脚跟,又为家乡发展引入“源头活水”,真正实现“输出一个,带动一片,反哺一方”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