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民政局:党建慈善聚合力,善行善治惠民生
犍为县民政局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化“嘉里人关爱”“犍心为民”“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主动作为,抢抓机遇,成功申报四川省慈善社区试点,牢牢抓住慈善公益最大公约数,拓展基层治理五治融合半径,以善行撬动善治,实现慈善与治理的双向奔赴。
坚持党建领航,织密善治体系“一张网”
织密慈善政策网,出台《犍为县创建全省慈善社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犍为县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指导性文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民政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试点村(社区)所在镇、村(社区)为成员的领导专班,形成了全域推进创新社区慈善、慈善引领基层治理的发展格局。
织密慈善基础网,慈善联合会成立一年多以来,迅速完成了慈善会更名以及改选民政局局长为会长等工作,今年取得了慈善联合会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目前已取得慈善组织认定,公募资格、免税资格和税前扣除资格“慈善组织上岗三证”,慈善事业开展有了“底气”。
织密慈善参与网,在全县建成“中心、站、室”三级公益慈善平台,在漱玉社区建成1个县级公益慈善中心,全县15个镇均成立公益慈善工作站,164个村、39个社区均建立社区(村)公益慈善服务室,实现了镇、村(社区)慈善阵地从无到有。全县39个社区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覆盖率达100%,110个村设立村慈善基金覆盖率达67%,今年村社区基金已募集到7700余元,实现了社区基金0的突破,村社区有了自己的“钱袋子”,基层治理才有“好路子”。
坚持入脑入心,构筑向善文化“一道墙”
慈善潮玩化,首次在公园式婚姻登记处设立慈善宣传地标,设置了公益慈善宣传打卡点、爱心服务站及“小为小爱”捐款和心愿募集箱,仅半年收到新人捐款3500余元,让“小爱”变“大爱”,“小家”变“大家”,解锁了“慈善+婚姻”新玩法。
慈善场景化,沿罗城镇船形街社区办公室、清真寺步道、古镇核心区布置了慈善公益走廊,设立麒麟集市,融入古镇船形造型、小麒麟卡通形象,将慈善好人好事、慈善项目需求、慈善活动掠影等立于两旁,营造“慈善方舟、渡人渡己”的慈善IP,让社区居民和外地游客在休闲散步、旅游观光之余,感悟慈善真谛,激励群众从一点一滴做起,犍心向善。在九井镇回龙村“打平伙食堂”设立共享菜园、“见龙在田”农场、慈善超市、“姜合食慈善研学基地”、“龙七队”慈善好人榜,营造了“龙回头、爱无限”的邻里互助慈善氛围。
慈善大众化,利用“9·5”中华慈善日“9·9”公益日大力开展慈善法、慈善人物、慈善故事宣传活动,宣传活动被省民政厅四川公益慈善倡导片录入;拍摄《大爱微光》慈善宣传MV,让慈善文化以喜闻乐见方式沁人心脾,营造和谐有爱社会环境。
坚持助民惠民,形成善行品牌“一面旗”
创新方式募集慈善资金,开辟“犍心向善”掌尖慈善小程序,发布了积分兑换、慈善基金、慈善活动报名、志愿者队伍招募4大功能,实现了慈善智慧化和便捷化,今年犍为县慈善联合会募集到款物46.81万元,同比增长42.2%,惠及到756名困难儿童、37户困难家庭。
培育队伍开展志愿服务,重点培育老年文艺活动队、木兰志愿服务队、居家服务上门服务队、医疗体检服务队、政策法律宣传服务队、矛盾纠纷调解队、上门送餐龙骑队共80余人的“龙七队”7支慈善队伍和以热心公益青少年组成的“小麒麟”志愿服务队、60余户商家组成的船家会,分别开展助餐送餐、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文明劝导、景区治理等志愿服务200余次。
项目牵引拓展慈善共同体,以需求为导向,紧扣一老一小、婚改、基层治理、扶弱济困等领域,推出了“犍心为民·犍心向善”慈善品牌,实施“犍心良缘”“犍心颐老”“犍心童悦”“犍心善治”“犍心扶助”系列项目,开展爱心义卖、新婚募捐倡议、“金鼓孩童孝回龙”等活动6场,投入3.2万元为4户困境女童实施“嘉爱小屋”改造,投入12万元运营壹基金儿童服务站,为6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了托管服务,投入94.8万元建成5个养老助餐点,惠及1000余户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