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省际公交驶入“标准化+”快车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川渝省际公交驶入“标准化+”快车道

2025-03-28 09:2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3月24日,由川渝两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编制的区域地方标准《川渝省际毗邻地区公交运营服务规范》正式发布,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在运输服务领域的重要落地成果,标志着顶层设计向实操规范的实质性转化。该标准聚焦川渝毗邻市(区、县)间的公交服务标准化与一体化发展,旨在通过统一服务标准、优化资源配置、推广数智化技术、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全面提升区域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自2020年4月开通首条省际公交以来,川渝两地已累计开行25条省际公交线路,日均客流达1.1万人次,“1小时生活圈”逐渐从规划图景变为民生实景。然而,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跨省通勤需求快速释放,省际公交在区域协同、基础设施衔接、线网优化等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制约了整体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推动川渝省际公交由“开得通、走得了”向“留得住、通得好”转变,川渝两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川渝省际毗邻地区公交运营服务规范》的编制工作。标准以数智化、安全、绿色、公益为核心,规范了数字化基础设施设备,实现精细化运算和数字化监控;针对川渝复杂的山地地形,规范细化了线路安全技术标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强化运营调度和安全管理;以低碳发展为核心理念,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车辆,强调优化资源利用以及绿色交通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兼顾通达性与节能高效;突出公交公益属性,兼顾成本监审与现行价格水平衔接的基础上,规范川渝省际毗邻地区公交票价,让跨省通勤更便捷、更惠民。

相关合作单位已率先开展试点应用,通过实施票价普惠政策、优化购票流程、推行公交一卡通互刷互认、规范运营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推动川渝20路、21路、邻渝双城巴士等多条省际公交线路的优化升级。使出行成本降低40%,通勤时间缩短60%,单条线路日均客流量增长300%。

未来,随着规范的全面落地实施,省际公交运营服务将迈向标准化、协同化新阶段,实现从“局部试点”到“全域贯通”的跨越升级,不断拓展川渝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以更高质量的交通一体化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