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巡逻机器人齐亮相​ 成都高新区校园安全与科普教育再升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器狗、巡逻机器人齐亮相​ 成都高新区校园安全与科普教育再升级

2025-03-26 14:1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机器狗、巡逻机器人先后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成都高新区锦晖小学金融城分校两所校园亮相,吸引了学生和家长的热切关注。

“机器狗,你能帮我捡球吗?”“巡逻机器人,如果发现我们调皮,你会告诉老师吗?”孩子们围着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机器狗、巡逻机器人,争先恐后地提问。这是成都高新区首批创新场景需求之一,校园及校周智能巡查检查机器狗(人)集群项目首次落地演示,标志着校园安全防护体系正式迈入“智能”时代。

据成都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园及校周对机器狗(人)来说是一个复杂应用场景,需具备自主导航、实时视频回传、异常行为识别、安全隐患排查等功能。校周方面,要在上放学时段,配合警校力量,共同形成校园安防的震慑效应,识别、预警、防控和应对校园周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校内方面,要能实现安全巡查、安全教育、人机互动等场景功能,辅助校园安全管理。同时,对智能感知、动态避障、运动能力、长期稳定性等方面性能有一定的要求。此次演示的机器狗、巡逻机器人具备四大核心价值:科普教育、安全防护、技术创新和数据安全。

在科普教育方面,其动态巡逻特性极大激发了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好奇心。若进入试运行阶段,机器人每日定时穿越教学楼、操场、食堂等重点区域时,都会吸引大批学生跟随观察。我们在现场看到,三年级同学们边跑边问:“它能记住每个同学的脸吗?如果发现有人翻墙,会不会发出警报?”为此,相关团队将专门着手开发“AI小课堂”模块,通过语音交互系统即时解答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安全防护层面,该机器狗(人)采用动态巡检模式,有效破解传统固定摄像头的监控盲区难题。其搭载多传感器融合系统,配备360度全景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及AI语音交互模块,可自主规划路线执行巡逻任务,实时识别异常行为、陌生人员闯入等安全隐患,并同步将数据回传。在夜间或极端天气下,其机动性与环境适应性远超传统人力巡逻,有效填补校园安防盲区。“相比固定摄像头,机器狗(人)的移动布控让校园安全更上一层楼。”成都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可计算的巡逻效率”对潜在不法分子形成强力震慑。

在技术创新方面,机器狗(人)集成边缘计算与5G通信技术,构建起“端-边-云”协同的智能安防体系。通过安防算法平台,可实时分析环境数据,对人员异常聚集、危险物品遗留等安全隐患实现秒级响应。

在数据安全方面,机器狗(人)创新采用本地化数据处理架构,所有采集数据均通过加密后,直接存储于校园内部的智慧校园服务器集群,构建起“采集-计算-存储”全链路封闭体系。通过自主可控的计算系统,实现人脸识别、环境监测等敏感数据100%校内处理,既满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要求,又有效规避公有云存储的数据泄露风险。

此次演示的机器狗(人)未来有望接入学校智慧安防网络,与公安、消防等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据悉,成都高新区计划年内完成166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智能安防升级,同步建设“AI+安全教育”示范基地,通过虚实结合的交互体验,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

成都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会思考、能行动的机器狗(人),不仅用科技提升了校园安全,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机器狗、巡逻机器人部署校园后,可覆盖校园围墙、周边道路、绿化带及校门口等重点区域,通过 AI算法识别可疑人员、危险物品(刀具、火源)、安全隐患或异常聚集事件,为成都高新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教育体育局在推动科技创新应用场景上,除了建设升级校园智能安防系统,在校园及校周探索增加机器狗(人)安防场景外,还将在全区学校推进“数字食堂”,以“智能硬件+数据平台+场景应用”为核心架构,覆盖采购、询价、验收、加工、服务、管理,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同时,推进智慧研修系统项目,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优化教学生态,实现成都高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