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叙州区泥溪学校:严把“五道关口” 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新学期以来,宜宾市叙州区泥溪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食品安全的法规和文件精神,以食堂从业人员队伍优化为突破口,以严把“五道关口”的有力举措,全力守护学生的“舌尖安全”,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严把“招聘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为从源头保障校园餐安全,学校在新学期启动食堂从业人员“高标准招聘计划”。一是严格资质审查,把持有《健康证》作为硬性要求,优先录用食品安全培训合格且具备学校食堂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特别对学生家长应聘者开辟绿色通道,增强了家校信任。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食品安全总监,全面负责流程风险管控;三是组建由学校领导、家长代表、营养专家组成的招聘小组,通过理论测试、实操考核、综合面试三重筛选,确保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与责任意识“双达标”。目前,学生家长在新聘人员中占比达80%,平均从业经验超5年,专业化水平较以前显著提升。
严把“制度关”,织密食品安全网络。学校以制度化管理为抓手,推动校园餐服务规范化、透明化。一是建立校园餐举报奖励制度,设立线上线下举报平台,鼓励师生、家长对食材质量、卫生隐患等问题“随手拍、随时报”,经核查属实后给予奖励,形成“人人监督、共治共享”格局。二是建立从业人员动态考核制度,将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服务态度、师生满意度等纳入月度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续聘资格直接挂钩。三是落实校长负责制,将食堂管理纳入校长办公会固定议题,校长食堂现场办公会每期初召开一次,校长带队开展“每周一查”,针对食材采购、加工流程、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现场督办,持续压实主体责任。
严把“监督关”,夯实食品安全责任。学校充分发挥家长监督作用,成立由19名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即每周一次“明厨亮灶”视频巡查、每期一次食堂满意度问卷调查、每期一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总结会。家长代表全程参与菜单制定、餐品试吃等环节,并通过“家长开放日”直播后厨操作,让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更直观、更透明。家长委员会成员冯女士逢人便讲,“现在每天都能看到孩子饭菜的照片和营养分析,我们参与监督用心,广大家长更加放心!”
严把“测评关”,提升食品安全层级。学校创新推行“双测评”机制,一是每月开展师生满意度测评,围绕菜品口味、营养搭配、服务效率等设置指标,公示结果并建账整改;二是每学期组织家长、教职工、学生代表召开听证会,充分采纳意见建议。开学以来,食堂满意度明显提升,在九年级4班,同学们说起校园餐时兴高采烈,“现在有蒸蛋吃,味道好极了”“最近伙食不错,这星期都吃了两次牛肉”。
严把“创新关”,打造食品安全样板。泥溪学校的实践,有力有效实现了食品安全“零事故”、营养搭配“科学化”、服务管理“精细化”,是落实《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的有力探索。下一步,学校将持续聚焦“安全、营养、满意”三大目标,与宜宾建设银行合作引入AI智能监控系统,加强门岗和后厨管理,并联合卫健部门开发定制化营养食谱,以探索实施“AI+厨房+食堂”管理模式,全力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为乡村学校食堂改革贡献“泥溪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