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川酒⑥(上)|宜宾产区,浓香航母的“三千亿航程”与破局新势能
3月13日至14日,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主办的“高质量发展看川酒——主流媒体走进川酒产区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宜宾产区,深入五粮液集团、叙府酒业、高洲酒业、竹海酒业、长兴酒业、南溪酒业等重点酒企及宜宾市的酿酒用粮种植基地,感受宜宾白酒产区的新势能蓬勃发展。
长江首城宜宾,三江交汇处,酒香已飘荡千年。
当深入剖析五粮液集团、叙府酒业、高洲酒业等龙头企业,可见宜宾白酒产业集群已形成“金字塔”式多层次产业梯队。
作为中国五粮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宜宾产区构建了以五粮液为引领,50家规上酒企、280家中小型酿造企业、131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其核心竞争力源于五大核心要素:连续使用40年以上的2万口名优老窖池群构成的生态窖藏体系,国家级非遗“1366”传统酿造技艺,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及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学研平台网络。
无论是五粮液通过“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还是叙府酒业通过战略混改实现品牌价值三年增长率超45%跃升曲线,以及高洲酒业构建的“原酒+成品酒”双轮驱动模式,这些创新实践共同诠释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深度融合。
这种以历史底蕴为根基、科技创新为动能、生态集群为载体的发展范式,正在重塑中国白酒产业的升级路径,为全球烈酒产业转型提供具有范式价值的“宜宾模式”。
这座承载杜甫“重碧酒”千年酿造智慧的“中国酒都”,正以“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为战略基点,在行业深度调整周期中展现出逆周期增长韧性,锚定未来全产业链营收突破3000亿级的战略目标。
图:座谈会现场
产区“大棋局”:从“一核多点”到“世界级集群”
肩负五粮浓香核心产区使命,宜宾在白酒产区竞争中强势领跑,2024年宜宾产区白酒产业营收超2000亿元,成为中国首个规上酒企年营收超2000亿元的产区,这一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产区企业梯队建设。
川酒龙头五粮液,是中国浓香型白酒领军企业,也是宜宾产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作为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的叙府酒业,以“酿老百姓喝得起的纯粮好酒”为发展策略,快速增长成为宜宾第二大酒企;
凭借“好山好水酿好酒”的品质优势和强大的基酒生产、储酒实力,“川酒原酒20强”的高洲酒业,成为全球原酒生产企业价值第一名;
图:竹海酒业
坐落“蜀南竹海”拥有40年历史的竹海酒业,采用竹根水的生态优势,酿出地道的五粮浓香;
图:长兴酒业车间
多年来秉承五粮液浓香型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的长兴酒业,成为一家“为名酒酿造好酒”的企业,其综合实力在宜宾白酒行业中名列前茅;
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酿造优势,劲牌南溪酒业年产五粮浓香白酒2.5万吨,致力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智能酿造的标杆企业。
细观宜宾白酒产业集群,呈现独特的“1+5+N”结构,正加速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塔尖的五粮液集团2023年营收1700亿元,引领技术标准制定;腰部的叙府酒业年储能达10万吨,高洲酒业基酒储藏量20万吨,以及5家头部企业形成品质矩阵。同时,131家配套企业涵盖粮食种植,如珙县糯高粱基地、宜宾纸业包装设计、菜鸟网络西南枢纽物流运输全链条等为一体的千亿产业集群。
图:五粮液项目建设现场
无疑,这些数据印证着宜宾产业实力:白酒年产能达80万千升,其中高端酒占比37%;产业集群带动就业15万人,人均产值达120万元/年;原酒外销率突破40%,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
那么,宜宾“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究竟凭哪些核心优势和竞争力加快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宜宾白酒产业的底气,源自“天时地利人和”。作为联合国认证的“地球同纬度最适合酿酒地区”,这里坐拥650余年历史的明清古窖池群,微生物菌种独步天下。2023年宜宾规上白酒企业营收突破1800亿元,利润突破400亿元,全国白酒四分之一的营收和六分之一的利润都来自宜宾,堪称“产区效率之王”。
从战略到落子来看,宜宾产区贡献了全国浓香型白酒总营收的42.3%、利润的28.6%,产业集中度(CR5)高达61.2%,在白酒版图上镌刻下不可撼动的产业坐标。这组数据背后,折射出宜宾在浓香型白酒产业格局中的战略支点地位。
“一核多点”生态圈形成:以五粮液产业园为核心,联动翠屏区、南溪区等形成产业集群,规划总投资320亿元推进生态酿酒项目,打造“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全链条生态闭环。
在产能倍增计划方面,五粮液10万吨生态酿酒项目二期加速推进,名酒率持续提升,老窖池优势叠加现代工艺,构筑“品牌引领+产能筑基”的双轮驱动格局。同时,产区竞争本质是生态、文化与产业链效率的比拼,宜宾手握活窖池和五粮液两张王牌,正在把地理标识转化为经济势能。
创新“组合拳”:数字智能与绿色低碳双轮驱动
面对消费迭代与ESG浪潮,五粮液集团带领产区打出“科技+生态”的战略组合。
走进五粮液生态酿酒园区内,其高质量倍增工程正加速推进,通过构建“从种源保护到智慧物流”的全产业链质控体系,持续巩固行业领军地位。
在传统工艺现代化转型方面,五粮液集团依托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系统推进三大核心战略:
其一是,智能酿造体系从“老窖池”到“智慧大脑”升级:投资25.86亿元建设的智能仓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包装物流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运营效率提升30%。
其二是,构建绿色革命的生态酿酒项目:10万吨级生态酿酒基地集成循环水系统与低碳发酵技术,创新酒糟有机肥转化工艺,形成“原料-酿造-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零废弃产业链。
其三是,市场响应机制优化:通过联控指挥中心实现生产调度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匹配,运用大数据模型进行量价平衡测算,避免库存积压与价格倒挂。
值得注意的是,同处宜宾产区的南溪酒业通过“智能酿造+草本健康”的差异化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依托劲牌集团40亿元战略投资,建成2352口不锈钢智能窖池和15万吨储酒库,构建起涵盖AI视觉识别、声波传感监测、微生物数据库的智能制造体系。
“我们正通过技术代差实现弯道超车,打造的草本浓香产品线聚焦都市白领轻奢消费场景。”南溪酒业总经理汪大洲指出,“在保持浓香型白酒核心工艺基础上,采用智能行车、机械臂投料等装备,使产能能耗降低,出酒率稳定在行业高位,我们以这种错位竞争改写产区格局。”
图:叙府酒业
同样,叙府酒业以科技为先导,与川大、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推进酿酒工艺系统性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率达100%,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日臻完善的酿造,成就了宜宾产区“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极致品质与稀缺价值。同时随着“世界美酒特色产区”认证落地,宜宾正以“科技赋能+生态酿造”的双重优势,引领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消费“新战场”:从传统消费场景到新生代市场培育
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白酒年轻化是行业难题,但五粮液选择直面挑战,系统化革新策略突破行业桎梏,在消费端革新方面实施年轻化战略三部曲:
其一,产品结构革新:除了升级45度低度白酒,五粮液还用“微醺经济”精准切入经济消费场景,深化“年轻化”布局,在气泡酒、鸡尾酒以及果酒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以“低度化+风味化”吸引年轻人;
其二,渠道数字化升级:与京东、天猫、抖音等多个主流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创新开展线上限时秒杀、数字藏品联名等营销模式,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其三,文化价值重塑:启动“和美中国”文化工程,通过诗酒文化节、电竞主题品鉴会等创新形式,完成白酒文化与国潮、电子竞技等跨界融合,2024年品牌年轻消费群体渗透率不断增长,专卖店网络新增达百余个触点。
同样,在南溪酒业智能化酿造基地,中国白酒4.0工业图景也已然成型。
图:劲牌南溪酒业酿造车间
走进宜宾劲牌南溪酒业的酿造车间,如同观看一部赛博朋克电影:全自动化酿酒设备精准作业,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雅弧线,将酒醅精准投入不锈钢窖池;智能行车载着数吨酒糟穿梭,物流系统运载效率达传统人工的十余倍;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着窖池温度、酸度、微生物活性数据,微生物活性预测模型准确率达九成以上。
劲牌集团40亿元战略投资成效显著,劲牌南溪酒业“草本革命”是其在宜宾产区的“浓香突围”。其核心产品“劲牌草本白酒”锁定200-500元价格带,以“轻养生”概念切入都市白领消费市场。
南溪酒业总经理汪大洲表示,这场科技盛宴的背后,是劲牌砸下的40亿真金白银。自2012年落户南溪,劲牌就以“基建狂魔”姿态狂飙突进,建起2352口不锈钢窖池、15万吨储酒库,造出了“中国最智能浓香基地”。2024年,南溪酒业纳税破亿,跻身宜宾白酒纳税前三甲,用真金白银证明“机器酿酒也能富”。
“现在年轻人既要微醺又要养生,我们就给他们‘朋克养生’的解决方案。”在南溪产业园,营销总监周天泉一路解说着,劲牌草本白酒比茅台镇酱酒便宜,比江小白有面子,专攻都市白领的“轻奢局”。
可见的是,2023年南溪区获评“世界美酒特色产区”,44家酒企形成梯度发展格局,非标产品占比提升至15%,产区品牌价值评估达2180亿元,展现中国白酒核心产区的进化动能。
2024年宜宾白酒产业协同发展矩阵形成,政府主导构建“一核三极”发展格局:成立酒业发展局实施全产业链管控、打造“宜宾酒”地理标志品牌、建设500亿级产业集群、构建“原料-酿造-文旅”三产融合体系。
“不只是企业,产区政府也在积极引导,提倡新场景与新业态可以应对消费升级与需求分化,满足喝好酒到喝文化的转变。”宜宾酒业发展局副局长夏丽娟表示,宜宾产区也一直在思考行业消费“新战场”,大力发展“美酒佳肴+”“赛事+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塑造“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品牌,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转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