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川酒⑥(下)|宜宾产区,浓香航母的“三千亿航程”与破局新势能(接上篇)
战略转型:渠道价值重构与生态共同体建设
在“十四五”国家级优质白酒产区建设规划指导下,宜宾产区正构建“传统固态发酵工艺+数字化智能制造”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智能蒸馏控制系统、在线监测发酵系统等六大核心技术模块,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品质保障的双重突破。
在产业升级方面:以五粮液产业园为战略增长极,实施“10万吨生态酿酒产能建设项目”,推动优级品产出率提升;推进高洲酒业“30万吨基酒品质提升工程”,实现基酒稳定性指标跃升;落地叙府酒业“智慧酿造示范项目”,达成产能利用率年均增长的效能目标。
在空间布局方面:构建“一核三区”现代化产业空间体系,如翠屏区建设20万吨恒温储酒智慧园区,南溪区打造20万亩有机糯高粱产业带(目前建设8.8万亩酿酒专用粮基地),长宁县建成数字化包装物流中心,实现酒类包材年产能百亿件的工业级交付能力,这三大功能区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在核心竞争方面:全球酒业产区经济竞争格局将宜宾产区形成二大战略优势:一是生态资本化,持有全球最大规模的连续使用古窖池群(最长窖龄640年),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二是构建“长江零公里酿酒微生态圈”,微生物多样性达1200余种(行业平均800种)。
图:高洲酒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行业深度调整周期,当前渠道重心已从库存管理转向配额竞争,厂商协同效应正在释放抗周期能量。
如五粮液通过股权激励创新、精准分级管理、国际化战略布局三大战略举措实现渠道体系革新。
现运营三大生产基地的高州酒业,正推进4万吨白酒技改项目已在庆符农产品加工园启动建设。当前形成年产10万吨基酒、16万吨储酒、12万吨成品酒包装的完整产业链。其品牌价值实现跨越式增长,连续九年稳居中国原酒生产企业价值榜首。
高州酒业总经理田礼刚表示,发展自主品牌是一种路径,为此高洲酒业围绕高洲和金谭玉液两大自主品牌分别成立了事业部,前者主营大众化产品,后者逐步向高端化发展。
位于宜宾南溪区的长兴酒业,和高洲酒业一样长期以原酒供应为主业。长兴酒业董事长、总经理李刚介绍,长兴酒业近年正逐步从单一的原酒销售模式,转为以原酒为基础、加强品牌孵化的战略,目前长兴酒业已有“天寨”和“宜长兴”两个自有品牌,此外也在寻求与合作方开展代运营、贴牌合作。
在南溪智能化酿造基地,工业互联网系统实时监控的灌装线上,一瓶瓶草本浓香正被打包发往全国,草本浓香产品正以年均增速狂飙,覆盖全国市场。
在汪大洲看来,茅台镇搞酱香,湖北老家酿清香,宜宾主攻浓香,而劲牌的“三香战略”给毛铺草本酒织了张天罗地网,就是要通吃白酒江湖。
汪大洲如是阐释“全香型覆盖”战略,茅台镇酱酒基地形成8500吨年产能与10万吨储能体系,构建酱香品类竞争壁垒;湖北黄石基地专注百元价格带的大众消费市场;南溪基地则通过智能酿造+草本科技双轮驱动,打造浓香品类价值新高地。“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实现香型认知与品牌认知的深度绑定。”汪大洲表示。
文化“软实力”升维:从产区品牌到全球话语体系构建
五粮液集团深谙,高端白酒的终极战场在文化,竞争本质已升维至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
在消费升级时代背景下,其通过酒旅融合、酒文融合、酒城融合实施“三融战略”,创新构建“酿酒专用粮基地+白酒酿造+工业旅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范式,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样本。
在品牌建设方面,当茅台深耕生肖文化之时,五粮液以“和美世界”的哲学表达,展现出更具格局的差异化文化战略路径,如登上APEC、博鳌论坛等国际舞台,以“大国浓香”为文化符号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这正是中国白酒参与全球文明对话的创新范式。
值得一提的是,其主导制定中国白酒国际标准,牵头制定中国白酒国际标准,成功推动“Baijiu”成为全球通用命名,实现文化符号的国际标准化。
在文旅融合创新方面,发挥五粮液厂区作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融合五粮液古窖池群、明代古窖泥活态保护群落、“东鑫和”酿酒作坊遗址、旧州塔、五粮液环保生态湿地、酒圣山等一批具备极高历史文化、游览观光、科普研学价值的游景点,把酒厂变成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超百万。
图:南溪酿酒专用粮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文化IP化,打造“中国白酒文化走廊”,串联多处国家级文保单位,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酒坊遗址活化;开发“酒都十二时辰”沉浸式文旅项目,以酒旅融合带动文创产值。
当下,宜宾突出“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的独特性和产品稀缺性,全方位宣传提升产区影响力和美誉度。这些发展见证了宜宾产区的国际影响力与品牌价值的几何级跃升。
隐于蜀南竹海深处的竹海酒业,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以“生态酿造”构筑起独特的竞争壁垒。通过与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嫁接,构建起产、学、研、监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其开创的“三产融合”新范式,将生产基地转化为国家AAA级工业旅游景区,通过可视化酿造工坊、定制酒窖等沉浸式消费场域,构建“生态体验-品牌认知-价值转化”的商业闭环。这种将地理标志转化为品质信用,将生产空间转化为消费场景的实践,本质上是对白酒价值链的创造性重构。
竹海酒业的突围揭示出差异化生存法则,区域品牌不必拘泥于规模化竞赛,而深耕地理生态禀赋,通过“品质+文化+体验”的价值组合拳,在细分市场建立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宜宾产区正以“中国五粮浓香核心产区”的稀缺性价值为支点,通过文化赋能的战略升维,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最终达成文化价值输出的三级跨越。
图:南溪酒类食品园区
手记:调整周期下的“宜宾样本”
每当夜幕降临,长江零公里处的宜宾产区,酒甑蒸腾着千年酒香。也正是从杜甫笔下的“重碧春”到今日的“中国五粮浓香核心产区”,宜宾用一杯酒写就了产业传奇。
当行业进入“总量存量竞争”新阶段,宜宾产区的战略价值已超越传统产区范畴。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生产智能化、品牌价值化”三化体系,这座酒都正在全球酒业版图中演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升级的生动样本。
面对量价平衡、年轻化、碳中和等时代考题,宜宾的酒业以创新破局,以文化立身,证明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在产教融合试验区、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长江经济带核心枢纽的三重赋能下,酒都宜宾正向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发起终极冲锋。
这里不仅是酒液的故乡,更是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永恒命题,在坚守千年匠心的同时,用现代科技解构传统,让中国白酒在世界的酒杯中绽放异彩。其核心启示在于,将地理禀赋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科技创新、文化赋能、生态治理的系统性协同,这正是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未来的宜宾如“酒都宜宾,和美世界”,这艘“浓香航母”将载着千年酿艺与数字智能,驶向全球市场的星辰大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