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石燕桥镇:“小土陶”撬动“大产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隆昌市石燕桥镇:“小土陶”撬动“大产业”

2025-03-14 09:5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隆昌土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土陶之乡”。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隆昌市石燕桥镇净土村的隆窑遗产博物馆看到,一件件精美的土陶制品映入眼帘,大到陶罐、陶缸,小到碗、碟、杯子,土陶瓷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在这里,可以看到融合了现代艺术元素的抽象陶瓷雕塑以及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实用陶瓷制品。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陶瓷艺术的边界,展现出无限的创意与可能性,让人们感受到陶瓷艺术在当代社会的蓬勃发展。

据了解,隆昌土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隆昌县志》记载,隆昌土陶制作始于汉代,两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19年)达到鼎盛。在石燕桥镇一带,特别在现净土村内,已经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汉族土陶文化,其制作流程包括制泥、制坯、上釉、烧制等环节,2017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加强保护隆昌市土陶非遗技艺传承,2020年,石燕桥镇政府及净土村村委筹集资金对隆昌金林陶瓷有限公司厂区内的两条传统龙坡窑进行了及时抢修和文化挖掘。净土村村委和隆昌隆窑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协同合作,共同出资修建以“土陶”文化为主的隆窑遗产博物馆,并在两座龙坡窑之间改造修建4800平方米的村史土陶文化基地。

隆窑遗产博物馆共分为3层,包括图书馆陶瓷分馆、土陶藏品展览厅、非遗土陶制造体验区、大师工作室等功能区,博物馆展出藏品500余件,可同时容纳近500人观展和亲身体验制陶乐趣。

陶瓷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拉动了附近的经济与就业,隆昌金林陶瓷有限公司现已拥有4个专业土陶生产车间,4条土陶生产流水线,可生产2.5公斤到1000公斤不同规格的陶坛产品,每年可产出1000公斤容量的陶瓷酒坛45000个,500公斤容量的陶瓷酒坛62000个,350公斤容量的陶瓷酒坛25000个。此外,陶罐的堆放以租用村集体土地的模式开展。以净土村为例,陶罐堆放租金约30万元/年,村人均增收100元/年。同时,为石燕桥镇提供喷釉、烤花、质检等岗位3000余个,人均工资4000元/月,人均收入约40000元/年。

目前,石燕桥镇的陶瓷企业与贵州茅台酒厂、宜宾五粮液酒厂、劲牌有限公司等10余家知名酒企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销售渠道仍在持续扩宽。

供稿方:内江融媒 张敬瑜

【责任编辑:李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