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 诠释“别样的浪漫”--记叙永县白腊苗族乡天堂村“夫妻档”乡村医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甘洒热血 诠释“别样的浪漫”--记叙永县白腊苗族乡天堂村“夫妻档”乡村医生

2025-03-12 11:0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高国林,女,出生于1989年8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执业医师。其爱人付勇,出生于1987年6月,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中医执业医师。是在叙永县白腊苗族乡乡村医生队伍里,一对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情系农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这对“村医夫妇”也是叙永县600余名乡村医生践行“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的一个缩影。

信念如磐笃定初心

“青年要立志,要担当,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12年,夫妻双双放弃去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选择来到距叙永县城42公里的少数民族乡天堂村苗寨,成为乡村医生,共同承担该村的日常诊疗和公共健康管理工作。“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平日里,夫妻俩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工作精益求精,充分利用每一次提升专业知识的机会。先后到叙永县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分别师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张丰正主任医师和叙永县中医医院全国基层名中医杨明煌主任医师,全方位接受了市县医院的熏陶和实训,掌握了专业的操作技能。在繁忙之余,他们刻苦学习书本知识,分别于2012年、2018年同时考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空闲时,他们常常打开手机APP,通过线上充电的方式,参加四川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在线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他们既是夫妻也是战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很快就成为了“多面手”的乡村医生。

笃行实干绽放芳华

绕过无数道蜿蜒的山路,进入到群山中,才能到达天堂村,天堂村是白腊苗族乡5个贫困村之一。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949户,4125人,常住人口2000余人,村里的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辖区269个高血压患者、62个糖尿病患者、19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定期随访,21个大病重病、3个孕产妇、117个残疾人重点监测还会挨家挨户签约家庭医生,提醒村里人参加全民健康体检,仔细检查身体,询问每一个村民的既往诊疗信息,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里记录的清清楚楚。

一往无前披荆斩棘

在一个寒冷的雪夜,夫妻俩洗漱完准备休息,突然接到一通紧急电话“付医生,快点来,有人煤气中毒了”,电话那头的村民很着急,夫妻二人立即起身,摸黑踏着泥泞的雪路赶到患者家中,当时情况危急,只好就地抢救,开窗通气、保暖,每隔半小时体温、血压、呼吸、脉博轮流监测。庆幸抢救及时脱离危险,待患者意识恢复良好后,夫妻俩才安心离开。

有一次,一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因突发胸闷、胸痛后出现心脏骤停昏迷,情况十分危急。其家属第一时间给高医生拨打了求救电话,她背上药箱,立即前去,到达现场后高医生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心梗的症状,她一边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一边为患者服用速效救心丸,同时让患者平躺,保持呼吸畅通。后来,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下,被迅速送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其家属表示,如果不是高医生及时识别、迅速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2015年,高峰村“8.17”暴雨洪灾发生后,夫妻俩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加入到抗洪救灾的队伍中,免费发放药品、免费为群众处理伤口,肩负起保障防汛人员和村民健康的重任。洪水过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医学知识告诉他们,大灾之后有大疫,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他们继续为村民讲解洪灾后的健康注意事项,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清理饮用水源、消毒环境、预防疾病,从早忙到晚,有时,顾不得吃上一口热乎饭。

从医的这些年,凭着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大多数患者解除或减轻了病痛。期间,夫妻俩也曾有过几次走出大山的机会,去往更好的地方继续行医,但他们却不为所动,他们说:一想到能够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无论多辛苦都是值得的,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乡村医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琐碎的,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小事情,只有用心和用情,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他们放弃了“诗和远方”,每天在100多平米的村卫生室和32.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挥洒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守护群众健康,诠释着白衣战士的“别样的浪漫”。 (供稿方:叙永县卫生健康局基卫股 胡易宏)

【责任编辑:李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