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医药工作新蓝图:聚焦四大重点 擦亮“秦巴药库”名片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达州市中医药工作新蓝图:聚焦四大重点 擦亮“秦巴药库”名片

2025-03-07 16:0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3月5日,达州市召开2025年全市中医药工作暨中医药系统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和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年度工作成效,传达市纪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科学分析事业发展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中医药工作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力构建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新格局,成功承办全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交流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议,连续4年获省政府政务目标考核一等次,连续2年被省政府督查激励,市本级和全市7个县(市、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省级验收。

会议强调,2025年,达州市中医药工作将紧紧围绕“四大聚焦”展开:聚焦综合改革,以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创新机制为核心,深化医改,探索医保新模式,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中西医结合;聚焦惠民为民,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服务能力;聚焦固本强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院校教育水平,为中医药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聚焦建圈强链,深化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达州市以深化改革为牵引,构建市、县两级中医药协同发展新格局,新设6个县级中医药服务机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省级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市级重点专科等建设提速,新增市级中医重点专科9个,纳入国家、省、市中医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24个,新增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培育项目1个、省级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3个。建成市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基地)2个、“西学中”培训基地2个。160余名骨干医师通过“巴山扁鹊”计划快速成长,国医大师工作室落地惠民,“家门口”的中医药服务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产业升级聚链成群,科技赋能全链条。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居82万亩,粮药套种、林下种植等新模式扩面1.2万亩,新建三星级“秦巴药乡”6个,培育“渠白1号”白芍等7个新品种,建成可追溯基地22个。10家规上中药企业年产值达12.4亿元,中医药综合产值突破170亿元。科研动能强劲,乌梅、天麻等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研发成果丰硕,13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落地,成功注册“秦巴药库”商标,中药制剂及大健康产品研发数量居全省前列。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双轮驱动”。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机场、上公交等“六进”活动,本土文化深耕结出硕果,《达州中医药资源志要》等专著出版,建成19个文化教育基地,“本草巴渠”大讲堂开讲。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渠县康宁医院亮相联合国讲述中医药故事,海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化,500册中医药书籍惠及文莱等地,千年瑰宝焕发新活力。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调研了到达州市通川区九洲通智慧煎药中心、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自强中药有限公司、四川康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亲眼见证了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创新实践。

2025年,达州市将进一步全面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现代中药产业建圈强链、大力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擦亮“秦巴药库”名片,为助力四川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和“重振巴渠雄风、重塑大市荣光”贡献达州中医药力量。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