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农业无人机让山地农业“飞”起来
眼下正值粮油作物春季管护关键期,屏山县依托植保无人机技术开展大规模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今年粮油作物丰产增收筑牢根基,勾勒出一幅“科技春耕图”。
3月3日,笔者走进屏山镇越红村油菜种植基地看到,在500亩的油菜梯田里,几架植保无人机正在低空进行有序的喷洒作业。一时间,“农忙不下地,只见机器不见人”的画面在屏山生动上演。
“我们今天过来主要是对油菜(进行)病虫害防治,我们5个无人机,能够同时进行作业,一天能达到2000亩的作业面积,相当于500个人一天的工作量。”无人机作业队负责人介绍。当天,在海拔900多米的新安镇联合村,同样上演着一场“云上春耕”。在绿意盎然的麦田旁,植保无人机飞手轻轻操纵手柄,“呼”地一声,一架植保无人机呼啸离地,迅速飞向麦田上空,均匀而精准地喷洒起农药,短短五六分钟,便完成近十亩麦田施药。
据新安镇联合村驻村干部肖才贵介绍,按照我们当地农户劳动力的情况,一天只能打10亩地,现在无人机飞一天能打400亩左右,效率提高了近40倍,不仅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和种植成本,同时还增加小麦的收益,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因屏山境内山脉纵横,沟谷交错,山高坡陡,大部分海拔为300~1400米,属于典型的山区,耕地块多、面小、分布零散,发展传统种植业投入大,收益小。为扛牢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屏山县聚焦山区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积极探索“无人机+”的山地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2024年至2025年,屏山县投入资金约585万元,在全县11个乡镇开展粮油作物飞防面积达4.38万亩。接下来,屏山县将通过"设备适配化、服务社会化、人才在地化"组合拳,继续探索具有屏山特色的山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供稿方:屏山县融媒体中心雷鲤溶杨亚兰黄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