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看阿坝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悬天净土·壤巴拉”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8-23 15:05:02 编辑:张夏桐 点击:

8月22日,由阿坝州委宣传部、阿坝州委网信办主办的“壮丽辉煌70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网络名人看阿坝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壤塘县。

(摄影:徐爽)
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名人深入壤塘县非遗文化传习创业园、瑟谷村蔬菜基地、四好农村路、棒托石刻公园等地,实地探访壤塘县在文化保护与传承、道路建设、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和辉煌成就。
壤塘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县城海拔3280米。沿着县境内国省干道和乡村大道一路前行,望向远方,远处的山峦起伏连绵,宛如远古巨兽展开的脊背,一条条宽敞的公路在这片青山绿水间交错穿行。

(摄影:刘汉民)
远观山峦,近看公路,犹如一张网,将整个壤塘县连接在一起。近年来,壤塘县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坚持“以路惠民、以路兴业”。据壤塘县交通运输局工管中心主任任永东介绍:“截至目前,全县道路通车里程达1028.8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达744.7公里,公路桥梁达50座。”
过去的“交通难县”变成“交通畅县”。任永东表示:“以前老百姓要寄收快递,路程遥远,点位也很少。新公路建成后,老百姓不仅买卖东西方便了,几大旅游景点的游客量也明显增多了。”这些道路建设成果不仅为壤塘县提供了便利,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放眼壤塘大地,一条条“畅、洁、美、优”的“四好公路”纵横交错。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蜿蜒向前,“走”进了村里、“走”进了家里,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摄影:刘汉民)
中南路将中壤塘镇、尕多乡和南木达镇连接起来,方便沿线群众出行的同时,也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了解,2019年,尕多乡瑟谷村结合地理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快发展高原蔬菜特色生态农业。通过流转土地1105亩与壤塘营顶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起“千亩蔬菜基地”,谷村蔬菜种植基地每亩土地每年流转费450元;吸纳就近务工人员每天定额60人,抢种时达到100多人。
“上次和一位60岁的老大爷聊天,他骄傲地告诉我自己也过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每天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相关负责人说:“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留守老人,也算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家门口挣钱的机会。以务工天数按期结算工资,平均每人每年收入达12000余元。”

(阿坝州委网信办供图)
沿着蜿蜒的国道227,在林幽草深间遇见棒托石刻公园,墙壁上色泽艳丽的石刻、鳞次栉比的佛塔夺人眼球。而石刻大藏经就深藏在这些形状各异的佛塔中,素有“藏族百科全书”之称的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镌刻在一张张不规则的石板上,堆砌在平地间。常年的风吹日晒在石刻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显得整个石刻藏经堆愈发的古朴、厚重。
据了解,棒托石刻镌刻于明清时期,由60余名石匠历时约9年完成,石刻藏经堆约有50余万片,按经文类别和顺序页码有序堆放,目录、标题、正文、佛像插图……一应俱全。这些石刻,每一笔都蕴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韵味,每一凿都散发着历史和文化的气息。因其是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的石刻大藏经孤品,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吸引着众多旅游爱好者慕名而来,成为当地文旅地图上的一颗耀眼新星。

(摄影:刘汉民)
山水有形,文化为魂。壤塘,这方秀丽的山水酿造了芬芳醇厚的壤巴拉文化。千百年来,地处嘉绒、康巴、安多等藏民族结合部的壤塘,受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熏陶,形成了积淀丰厚、地方特色浓郁的壤塘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满天星斗”中的一颗。它坐拥壤巴拉梵音古乐,川西藏族山歌,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壤巴拉藏戏、壤巴拉石刻、壤巴拉藏香、壤巴拉唐卡等1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上百个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州、县级非遗传承人171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走进壤巴拉非遗文化传习创业园,学员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创作自己的唐卡作品。来自马尔康市的王平学习唐卡制作已8年有余,“唐卡技艺的学习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去年才刚毕业。在这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来时交流方面语言不通,也没有什么朋友,后来凭着自己对绘画的热爱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都是值得的。”谈及未来的发展,他表示,要继续学习深造,争取做一名老师,将唐卡技艺传承下去。

(阿坝州委网信办供图)
据壤巴拉旅游景区管理处余海庆介绍:“通过挖掘整合非遗资源,壤塘县先后设立唐卡、藏香、藏陶等非遗传习所46个,省级传习基地1个,州级传习基地32个,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传习飞地基地23个,培养了大量文化技能稀缺性人才。同时,壤塘县践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让非遗文化与动漫、瓷器、康养进行融合,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阿坝州委网信办供图)
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兴业、以文振兴。旅游博主托斯卡纳TSKN表示:“来过阿坝州很多次了,壤塘却是我第一次来。这里人杰地灵,景色秀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旅游。我发到各大平台和朋友圈后,大家纷纷被这边的景色和文化所吸引。特别是在壤巴拉非遗文化传习创业园所看到的作品,可谓是千年技艺,巧夺天工。”“笔法精妙,线条流畅,独树一帜。”同行的网络名人也不禁赞叹道。(邹正茂 阿坝州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