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 雅安 > 法制建设 > 正文


以实干笃定前行 书写平安雅安新篇章

——2019年雅安政法工作亮点回眸

来源:雅安日报    时间:2020-03-19 12:17:53    编辑:陈廷波


宝兴县检察院开展“蓝天保卫战,是行动者”主题宣传活动

  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一,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满意率不断提高……

  2019年,雅安市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平安雅安、法治雅安建设,有力维护了雅安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安和谐稳定。

  一次次依法办案都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一次次风雨兼程都是践行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

  现在让们通过一组组镜头和数据,回顾2019年雅安政法工作亮点。

  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现场

  如何破解执行难、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司法机关一直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广泛关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申请人李某、夏某与被执行人万某的劳务合同纠纷两案,经石棉县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履行期届满后,万某没有履行给付义务。

  执行立案后,石棉县法院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万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并责令其履行义务。同时通过网络查控和传统查控等措施,冻结了万某3000元存款,但是尚欠8080元的执行款。

  因被执行人万某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义务,没有如实报告财产状况,石棉县法院将万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高消费。2019年11月12日,石棉县法院传唤被执行人万某到石棉县法院后,万某表示自己无财产可履行。劝说无果后,执行法官准备对其采取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

  在准备将其送往拘留所路上,万某迫于执行“高压”,拨打电话委托亲友将所欠执行款存入法院案款专户。

  至此,这两起劳务合同纠纷案得到圆满解决。
 

在泥巴山路段,汉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帮助一名货车司机挂防滑链

  ——措施

  雅安市政法系统不断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政法公共服务、司法行政、律师制度等改革稳步推进,审判、检务、警务公开进一步深化。公安机关“大警种、大部制”改革工作受到公安部肯定。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审判、检务、警务公开。

  全市政法系统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确保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认真落实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强化廉政风险点防控,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大力推广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应用,加强应用培训和技术保障,不断提升办案系统实际运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市法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施民商事审判质效提升工程。建立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提级管辖联动机制。构建第三方调解与司法调解速裁一体化机制。市检察院在全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成效

  2019年,全市法院发布失信被执行人2217人次,公开曝光自然人1137人次,限制高消费5513人次,限乘飞机、动车13014人次,罚款拘留77人次。全年执结7706件,执行到位10.01亿元。全市法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质化审理案件同比增加46.6%。实施民商事审判质效提升工程,民商事案件新收同比下降6.11%,审结同比上升7.88%。市法院1件案件入围全省十佳庭审。建立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提级管辖联动机制,起诉提级管辖案件7件19人。市中级人民法院被省法院表彰为2019年度庭审实质化突出贡献奖。

  市检察院印发《办理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实施细则》,对15种罪名353件485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占全部审结案件数的52.43%。

  市法院1件案件入选全省十佳庭审,检察机关2起案件被最高检第四检察部评为“全国精品案件”,公益诉讼工作排名全省第一。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保护一方平安

  ——现场

  2019年5月1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黄某等15名被告人涉毒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

  该案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袁彩君担任审判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级高级检察官刘孝勇出庭支持公诉。

  2019年7月1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黄某等15名被告人涉毒涉恶犯罪集团案件。

  最终,1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以及16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

  ——措施

  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市委、市政府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扛起专项斗争政治责任,高站位谋划部署,持续加力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11次专题听取和研究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工作。

  市委政法委牵头组建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核查中心并实体化运行。2019年,共接收线索674条,完成核查583条。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完善案件会商研判机制、法检“两长”同庭履职机制等工作机制。市司法局抓好线索摸排、宣传发动,指导全市律师依法代理辩护涉黑涉恶案件,辩护律师案件提醒、教育培训、四项制度落实管理及监督指导覆盖率均达100%。

  全市持续深化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排查和整顿提升工作。依法规范用电秩序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完成第一阶段智能电表换装工作,收费工作稳步推进。

  ——成效

  2019年,全市先后侦办九类涉恶案件147件,刑拘九类涉恶犯罪嫌疑人312人,缴获仿制式手枪1支、子弹3发,扣押、冻结涉案资金1782万余元,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5件21人,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6件9人……斐然的成绩单,坚决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市法院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雅安市3件案件入选全省十大涉黑恶及“保护伞”典型案例。
 

去年“8·22”特大暴雨灾害中,雅安市公安民警救助被困群众

  树牢服务意识 助力经济稳健发展

  ——现场

  2019年7月24日,一场法治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座谈会在雅安茶厂举行。雨城区司法、公安、检察等政法单位干警与雅安茶厂、友谊茶厂、太时生物等民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

  座谈会上,几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表达了寻求法律帮助、法律服务的意愿。

  会上,雨城区司法局工作人员结合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意见。

  几家单位对相关企业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等方面的合规经营、争议解决情况和公司律师配备、外聘法律顾问等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预警机制,提出预防风险、解决疑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措施

  市委政法委制定《全市政法系统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党委政法委和市级政法单位细化落实服务保障措施,有力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组建律师团队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构建破产工作“府院联动”机制,有效化解一批涉民营经济纠纷,依法审结一批涉及金融风险、企业发展的案件。

  全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政法机关保障服务绿色发展的意见》,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深入推进环保领域公益诉讼,加强对涉环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和企业关停可能引发的涉稳问题研究,切实做好风险防控。

  同时,政法各部门坚持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营商法治环境。

  雅安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化法律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落实“法治体检”“法律帮扶”等服务举措;抓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探索建立“123”工作机制,有序推进4项办理事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全力推进“尚法为雅,善治为安”法治雅安建设,深化依法治市工作,雅安市被评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深化法治扶贫工作,举办法治宣传活动240余场,帮助贫困村化解矛盾纠纷9576件,帮助贫困户依法维权564次。

  ——成效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立刑事案件2361起、破1092起,立案数同比减少444起,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的环境。

  全市法院推动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加大侵犯商标权案件调解力度,调撤率达94.7%。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组建律师团队为雅安经开区入园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全市律师免费为64家民营企业提供法律体检,提出意见建议415条。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现场

  方便八旬老人打官司,雨城区法院将法庭开到“家门口”。2019年3月12日,雨城区法院行政庭法官赶赴汉源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行政给付纠纷案。

  2019年1月23日,原告冉某到雨城区法院状告某县社保部门在重新核定其基本养老金基础上,拒不按新标准补发养老金。由于原告年近八旬,常年疾病缠身,行动十分不便,雨城区法院行政庭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决定赴原被告双方所在地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中,合议庭还对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群众进行了与案件相关的法治宣传。庭后,当事人对审判人员不辞辛劳到“家门口”开庭、不用他们异地奔波参加诉讼的巡回审判方式表示赞誉。
 

荥经县法院环资庭法官与荥经县严道小学的同学开展班会课

  ——措施

  司法为民。案件虽小,但群众事大。雅安市两级法院以“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为己任,开展专项执行活动,重点清理执行“拖欠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劳动报酬案件”等涉民生执行案件。

  雅安市公安机关努力推行放管服改革,方便群众;办好大案的同时,也抓好小案的办理,“群众利益无小事”。

  雅安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对农民工劳动、劳务争议实行免经济困难审查,给予100%受理。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法援基金会评为法援项目实施突出贡献单位。持续加强法治扶贫精准力度,依托“指尖上的法律顾问微信群”、便民“暖心卡”,开展“法律服务+精准扶贫”活动。

  雅安法院建立环境资源犯罪案件管辖联动工作机制,“汉源湖电鱼”案入选全省法院首批服务大局典型案例。成功举办“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调研座谈会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活动”,所做工作受到充分肯定。

  ——成效

  全市法院系统巡回审判案件1220件,占结案数的5.16%,体现了初心为民的宗旨意识,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雅安市司法行政系统举办“脱贫攻坚·法治同行”系列法治宣传活动240余场,提供法律服务10000人次,帮助贫困村化解矛盾纠纷9576件,帮助贫困户依法维权564次。全年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245件394人,挽回经济损失430余万元。

  有效发挥18509名专兼职网格员、1086个自治组织、6080支群防群治队伍在平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践行初心使命 建设过硬政法铁军

  ——现场

  2019年4月24日,名山区法院“名法心课堂”第三期开讲了。名山区法院的民商事审判法官叶正刚走上讲台,分享他在办理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的一些审查思路,名山区法院在家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参加了此次讲座。

  授课中,法官从合同的主体要件、成立要求、内容审查、效力认定、权利义务、证明标准及违约责任等几个方面对审判活动中遇到的合同类纠纷案件进行阐述。授课内容丰富,有理论有实例、有对比有分析、有问题有对策,通过专业、平实的讲解,为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审判业务方面的困惑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启发,是一场生动而务实的授课。

  名山区法院院长表示,举办“名法心课堂”是名山区法院文化建设的一次新尝试。推进此类讲堂的常态化建设,多搭建一些平台,多开展一些活动,给干警展示自己、锻炼能力、交流感情的机会。同时提高了法院干警的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

  ——措施

  雅安政法系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系统作风建设的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政法干警违规违纪案件线索报备制度,抓好政治轮训、思想政治教育、法纪警示教育和典型示范引领,筑牢了政法干警思想根基。

  有计划推进政法各系统骨干人才、紧缺人才培养,先后组织开展了“学讲话、学条例、迎大庆”学习竞赛活动,举办政法系统政工干部、处突演练、技能比武等各类学习培训活动20余期,干警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显著提升。

  把作风建设作为硬任务,深入推进政法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完善作风监督员制度,深化正风肃纪,定期不定期开展作风巡察,切实整治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召开全市政法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建立全市政法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推进政法机关“万案大评查”活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作风巡察64次,发现并纠正不规范问题50余个。

  认真履行干部协管职能,严格落实政法干部双重管理制度,抓好关键岗位干部管理,严格执行重要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重点,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扎实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

  深入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措施,依法支持、保护政法干警正当行使职权,激发政法队伍生机活力。

  ——成效

  2019年,全市政法系统115个集体和280名个人受到各级表彰奖励,其中64个集体和72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了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河北派出所、“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郭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2019年7月,市司法局党委作为全省两个市(州)之一,被选树为“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党委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党委”。(朱荷文 李晓明)

‖ 推荐专题

微信扫码
网页右上角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