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攻下“国贫县” 迈步乡村振兴

时间:2020-03-11 13:05:30 来源:中国网 编辑:唐丽华
  行走在317国道壤塘段,一排排独具特色的民居林立两旁;一座座藏式特色的大桥连接着河对岸蜿蜒的盘山公路;一条条彩带似的通村、入户路勾勒着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壤塘幸福生活。
 
  过去这里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边、穷、病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壤塘的发展。201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吹响,一场脱贫攻坚战在壤塘的青山绿水间拉开了序幕。
 
易地搬迁安置点 西西村
 
  虽艰必行 “啃下硬骨”
 
  2014年初该县有44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3.3%;贫困户2150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5.3%;贫困人口9583人,占农村人口的26.6%。
 
  自然条件恶劣、长冬无夏,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6摄氏度,地方病(大骨节病、包虫病)突出、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攻坚时间紧。面对现状,壤塘县没有退却,始终秉承地处偏僻思想不保守、条件艰苦工作创一流的精神,先后选派86名贫困村“第一书记”、103名驻村工作队员;投入扶贫资金21.38亿元;实现12个乡镇、60个行政村通硬化路,完成农村90%通寨路和入户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5户、易地扶贫搬迁730户、家居环境改善1488户,建成32个幸福美丽新村。
 
  五年里,壤塘县按照4+1的攻坚总步骤,紧紧围绕五个聚焦,实施八大提升行动。该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作为该县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不断努力实现了从“等靠要”到“主动干”、从“过得去”到“过得好”的转变,涌现出巴尔让、周龙、罗基等一批干事创业带头人。
 
发展振兴文化产业
 
  绣花功夫 “攻克堡垒”
 
  岗木达乡牧民仁青巴通过承包土地种上蔬菜,走上致富之路;尕多乡热布卡村流转300余亩土地,建起农旅结合示范基地;上壤塘乡康垄村建起了农畜专业合作社,让鲜奶走进餐厅的同时,腰包越来越鼓了;中壤塘镇壤塘村建起了云端农畜产品合作社,村里的牛肉冲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集体经济从“零”增至180万元。
 
  依托文化优势,该县创建47个传习所和18个“飞地”传习基地,采取“传习所(基地)+公司+农户”模式,3000余名农牧青年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工作。壤塘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发展实现稳定就业促脱贫的“文化+扶贫”模式,为壤塘脱贫奔康找准了最有效的出路,用“文化魂”画出了壤塘最大的“同心圆”。
 
  2020年2月14日,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壤塘等31个县退出贫困序列的信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壤塘县的千年贫困画上圆满的句号。
 
牧民们发展特色蔬菜产业
 
  披上新装 “迈步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千年贫困的帽子虽已摘下,但努力不能就此止步。为让发展更有质量,让幸福更有温度,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壤塘,该县又拉开了新一轮的振兴之战。
 
  3月7日,壤塘县中壤塘镇壤塘村的群众分散在100亩的土豆种植基地,进行备耕工作。壤塘村依托云端农畜产品合作社,扩大牛肉加工、推开土豆规模种植,为全村15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今年是我们村脱贫巩固年,然而遇到了疫情,所以我们更不能马虎。”村第一书记杨晓英带领大家按照年初的安排,有条不紊的为项目开工做准备。据悉,该村今年将进一步壮大云端农畜产品合作社,开发云端半岛牧家乐,增加云端酸奶、奶渣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持续为群众小康生活“加固”。
 
  同日,该县首批“春风行动”农民工返岗启程前往浙江。截至目前有超过200余名农牧民青年赴内地务工,实现稳定增收。
 
  据了解,2020年壤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下足功夫巩固脱贫成果,通过集体经济扶持、强化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等方式,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实现脱贫攻坚高质量收官。 (尼玛初 桑木周)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