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税务 > 一线传真 > 正文


“藏彝走廊”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记“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九龙县税务局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1-20 13:09:59    编辑:李光超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中国第二大藏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境内生活着藏、彝、汉、回等13个民族,被誉为“藏彝走廊”。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税务人坚守“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初心使命,谱写了一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之歌。
 

  国家税务总局九龙县税务局,现有干部职工72名,少数民族占64%,负责全县18个乡(镇)6770平方公里的税费征管工作,承担着甘孜藏区10%的税费征收任务。2020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授予“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民族团结一家亲
 

  该局是一个多民族干部组成的大家庭,为了促进各族干部力合心合,他们尤其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藏族干部伍小虎是新录用公务员段雪飞的“小老师”,他不但在工作上答疑解惑,还耐心给新同志讲解当地民俗。“70后”彝族干部乌晓明“手把手”教会来自重庆的“90后”干部罗洋财务工作。来自陕西的“90后”单身职工杜洪刚做阑尾手术,全局干部职工轮流照顾,彝族干部苏木果亲自煲汤送往医院,在医院忙碌的泽里尼玛说:“我们是‘一家人’,就该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一句话,饱含的是温暖与感动。
 

  2018年机构改革,原国税局政策法规科长石秀芳、征管科长泽里尼玛、原地税局稽查局长彭涛林主动让位,把机会和平台留给年轻人,展现了雪域高原税务人的宽广胸怀。新机构的温暖不仅来自干部职工的团结友爱,更源于党委班子的严管善待。该局班子成员中“80后”占57%,是全州税务系统最年轻的班子。他们建立班子“每周一学”、干部职工“一周一自学、一月一集中、半年一考评、一年一推荐”工作学习一体化机制,让学习成为工作的动力源泉;他们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清廉税务”党建品牌,实现连续5年零违纪违法、零信访举报;他们大抓幸福美好家园建设,建设职工食堂、健身房、阅览室等,让干部职工安心安定、乐业敬业。
 

  改革创新勇担当
 

  随着营改增、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减税降费等改革任务叠加,对于该局烟袋税务分局局长、“最美四川税务人”“甘孜好人”苏明华而言,总是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艰辛。大河边偏远艰苦,留不住人,他劝原本在县城工作的爱人,带着脑瘫的女儿来到大河边,在税务分局坚守了23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德古”(彝语,意为有威望的调解员)。2016年,该税务分局“三个人的营改增故事”令全州税务干部无比感动。如今,他依然骑着那辆旧摩托走村入户征税收费。其实他有多次机会回县城工作,然而“我走了,这里的工作怎么办?”却成了他离不开的牵挂。
 

  水电业税收在九龙县的占比高达70%,而大多数水电企业又地处深山。为了抓好减税降费“四三制”包联工作,2019年8月7日,局长孙涛带领干部苏拉合、杨泽仁到距离县城500公里的湾坝乡走访水电企业。在途经白水河时,遭遇山体滑坡,幸亏驾驶员张启红反应迅速,刚把车退到安全地带,上百立方滚石便阻断了道路,车上的人心惊胆战。4个小时后,他们才被救出。事后,苏拉合仍心有余悸地说:“太危险了,差一点我们就被埋了。”
 


 

  加强寺庙财税监管是四川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第一次到华丘寺宣传税收政策时,语言沟通、思想观念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税务人员阿风子回忆说,在吃了一次次“闭门羹”后,该局争取党委政府及宗教等部门支持,利用低保、医保、“两不愁三保障”等惠民政策和鲜活事例,大力宣讲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性质,最终赢得了僧尼理解和支持。
 

  在藏彝汉民族各占三分之一左右的九龙县开展税收工作,面临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考验。该局大力推行藏彝汉“三语”办税服务,鼓励干部职工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在办税服务厅配备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办税员和导税员,让纳税人和缴费人感受“家”的温暖。如今,来自外地的回族干部刘伟和蒙古族干部余卓讯已经可以用藏语彝语与当地群众交流。率先推行社保费扫码便民征收,解决了6万多各族群众缴费难题。“以前缴养老保险和医保要现金,麻烦!现在好方便,用微信就可以了。”华丘村村民何德云说。正是因为有了像何德云这样的老百姓理解支持,2019年该局共征收社保费8000万元。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赞誉,2019年该局纳税人满意度排全省税务系统各县(市、区)局第14名。
 


 

  精准扶贫惠民生
 

  九龙县地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该局在湾坝、朵洛、俄尔3个乡承担精准扶贫任务,常年派驻帮扶工作队队长4人、驻村干部2人,先后派出帮扶工作组50余个,累计进村入户5500余人次。2018年底,该局联系的5个村88户贫困户317人全部脱贫摘帽。
 

  初到俄尔乡大铺子村,该局派驻“第一书记”阿尔泽古看到孩子们上学必经一条河。雨季,便桥被冲断;冬季,流水结成冰。村主任说:“这条河危险得很,有娃娃险些丢了命,村里一直想修桥,但没钱。”阿尔泽古提出修“学生安全桥”的建议,得到该局领导大力支持,干部职工捐款和多方筹资27万元,终于建好了跨河大桥。剪彩那天,村主任站在桥上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含泪将双手大拇指高高竖起!
 

  为助力脱贫攻坚,该局编印藏彝汉“三语”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小册子。在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已发展民居接待12户,培育高原有机农作物65亩,拓宽了100多户农牧民的增收渠道。“税务局扶贫工作队帮我办起了农家乐,我家现在一年的收入有五六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鲁家湾溪韵农庄鲁智霞的一席话,道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这是一个不平凡的群体,他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藏彝走廊”常开长盛。(吴代洪 朱艳秋 拥忠夏姆 周华)

‖ 推荐专题

微信扫码
网页右上角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