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 南充 > 聚焦南充 > 正文


南充:有一种责任叫担当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3-25 09:57:03    编辑:杨仁昌


  当危险逼近、当困难临头、当灾祸来袭……毅然决然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挡住灾难、挡住危险,用大无畏精神攻坚克难,这就是担当。

  担当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有了这一品质,我们的民族就多一份安宁;有了这一品质,我们的世界就充满希望。

  在抗击2020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看到各级政府的担当,看到医护人员、各类企业以及每一个普通群众的担当,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力量。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中华民族用意志谱写的雄壮旋律、这是中华民族用鲜血立下的铮铮誓言、这是中华民族用生命铸就的宝贵精神。每当面临危急关头、每当遇到关键时刻,这旋律就越发激扬高亢、越能激励昂扬斗志。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旋律再次响彻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无数人肩并肩手挽手、用生命保卫家园,他们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站出来、挺上去,与病魔较量,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筑起一道“血肉长城”。

  扛起关键担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坚强不屈,挺起民族不屈脊梁,构筑疫情防控钢铁长城

  庚子鼠年辞旧迎新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一时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各地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是一个让人揪心的春天,一组组数据犹如一道道伤痕,深深刺痛人心;这是一个暖意涌动的春天,一幕幕“逆行”便是一个个英雄壮举。

  在这个春天,我们看到了疫情肆虐,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人民,具有撼人心魄的担当精神。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正是国家民族危难之时。99年前,一批有志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满怀民族复兴希望,担当“探路者”、担当“先行者”,用革命的火种驱散黑暗,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99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华夏儿女豪情万丈,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用责任与担当挺起民族不屈的脊梁。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执政党,如果没有担当精神,就难以带领国家和人民自立自强、发展进步、兴旺发达。但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震撼着世界、感动着世人。眼下,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的中国共产党,便向全世界展示出这一源自民族灵魂深处的宝贵精神。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始终牵挂的武汉,考察抗击疫情的前线阵地。武汉之行,习近平总书记为武汉党员、干部“不怕牺牲、勇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点赞。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各级党组织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干部政治上过不过得硬,就要看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

  担当精神,正是这场“战疫”胜败的重要因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第一时间作出关键决策,各级党员干部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尽显责任担当之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2020年1月24日,农历除夕下午,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坚决做到“五个到位”,全力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吹响了南充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集结号”和“冲锋号”。

  随后,市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南充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相继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指挥长,深入一线指挥作战。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市委书记宋朝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群刚等市领导多次前往一线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足迹遍布医院、企业、工地、乡村(社区)等地;九县(市、区)党委、政府迅速跟上,研究、部署、落实防控工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对防控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全市140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2.9万余名共产党员主动下沉社区,协助做好社区防控工作;1290名第一书记带头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4975名驻村工作队员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南充1.25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

  在南部县定水镇龙凤村,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冲锋队”每天坚守防控一线。该村村民们称赞道,“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我们就心安了,就有信心了,他们是全村的英雄。”

  在营山县骆市镇,防疫一线的党员全部佩戴党徽,成为疫情防控中看得见的“主心骨”。当地百姓纷纷表示,“越是危难关头,越能体现党员干部的担当。”

  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责任,无时无刻不奔涌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血液里,正因为有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担当,才使广大党员干部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当先锋、作表率,成为群众的“定心丸”和“强心剂”,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战胜这次疫情有了精神来源和信念支撑。

  医者仁心,不灭明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广大医务人员逆向而行、坚守阵地,用一场场鏖战,筑牢全民“战疫”的防护堡垒

  “悬壶济世”是中国医生的传统美德;“医者仁心”是中国医生担当精神的高度浓缩。“济世”就是一种担当,是作为一名医者毕生的追求;“仁”是大爱,是儒家精神的最高境界。医生之所以令人尊敬,就在于他们甘愿付出、敢于担当,为他人、为社会付出自己的一切,白大褂下柔弱的身躯,顶天立地,为世人撑起一片天。平时,他们默默地为病患解除痛苦;当疫情来袭,他们挺身而出,其实更像一个个战士,其大无畏的担当精神,感天动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疫情就是军令,病房就是战场,白衣就是战袍,医务人员就是战士。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一定有“白衣战士”的身影。

  “我请战抗疫一线!”

  “我愿意支援湖北!”

  “请派我到最前线!”

  使命所系,职责所在。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最前线。

  继支援伊朗、伊拉克之后,中国派出的第三支专家团队携带医疗防护用品,支援意大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2月13日,南充市中心医院紧急组建20人医疗队飞抵湖北参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出征仪式上,市委书记宋朝华动情地说:“我们等着你们凯旋归来!等着你们安康归来!”

  至此,南充派出50余名医护人员先后踏上湖北武汉抗疫“战场”。全市医务人员坚守岗位战斗一线,尽显大义担当。

  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展现出的是广大医务人员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求真务实的职业操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肩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天职;他们冲锋在前、坚守一线,以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大局的强烈责任和意识,与全市人民风雨同舟、并肩战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专业支撑,筑起生命健康防线;他们是勇于担当的中坚力量,坚定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信念,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给人民群众注入感动、希望和力量。

  “只要有需要,我随时准备再返回一线,和大家一起奋战。”作为南充第一个冲进隔离病房为患者诊治的医生向琴,即便是在自我隔离期间,也依然坚定再上“战场”的决心。

  市中心医院隔离区病房内,医护人员和病人手举“我很好,请领导及家人放心”“一起加油”的照片,传递出“战疫”必胜信心。

  “世上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广大医务人员“最美逆行”的背后,跃动着至真至纯、炽热如火的赤子之心,蕴藏着无私无我、真挚深厚的责任担当。完善诊疗方案、精心救治患者,各地不断传来患者治愈出院的好消息。

  医者仁心,如不灭的明灯。在党和人民需要之时,广大医务人员就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时刻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激荡着不惧风雨、不畏生死的豪迈之气,坚守着如磐初心和强烈担当。

  “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心方安”,正是有了无数医务人员的执着坚守和无悔付出,才能再次迎来热闹温馨的火树银花夜、祥和安宁的万家团圆时。

  力行社会担当。企业之大,不在于楼宇多大、规模多大,而在于担当的责任有多大。疫情期间,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力保民生供给、大义伸出援手,用责任和爱心筑起坚强后盾

  新冠肺炎疫情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抗击疫情不只是党委、政府和医护人员的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中,需要全社会共同作为、担当担责,构建起疫情防控的命运共同体。企业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企业树立形象、推进发展的内生需求,更是党和国家对企业的召唤和要求。

  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企业家到50年代上海市副市长,从80年代蜚声商界的“荣老板”到90年代闻名世界的中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传奇的一生,尽显中国企业家的担当精神。

  一生施善惠泽乡梓霍英东,自1977年以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捐款高达40亿港元,是一位爱国胜过生命的赤子。但霍英东留下的不仅仅是桥梁、工厂、医院、学校……更重要的是他那拳拳爱国之心,以及令人景仰的社会担当精神。

  事实证明,企业发展好坏与否,不仅取决于经营管理能力高低,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肩负的社会责任。只有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让企业走得稳、做得大、活得好。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一大批企业家挺身而出,在危难时刻显身手、显大爱、显担当。

  衣、食、住、行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越是紧要关头,这类企业越要扛起担当之责,稳定正常生活秩序。疫情发生以来,各能源供应企业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需要,确保南充能源正常供应;各科技通讯企业,为南充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通信支撑、科技支撑;各超市、卖场生活物资储备充分、供应顺畅,没有出现哄抢、慌乱现象;物流企业放弃休假,加班加点配送货物,保证抗疫物资及时抵达抗疫一线……

  面对疫情,广大企业毅然选择坚守岗位,保供应、保价格、保稳定,充当“粮草官”角色,为疫情防控提供强大保障,用实际行动展现勇于担当、爱岗敬业的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物力和财力,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物质基础条件,同时,企业的利润来自社会,有担当精神的企业,总是会在党、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

  越是在危难关头,越能凸显企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担当瞬间。疫情发生后,全球南商总会第一时间号召广大南商,通过多种方式向家乡捐赠抗疫物资,为家乡寻找抗疫物资采购渠道,先后捐款捐物总价值超千万;仅南充市内的工业企业,捐款数额就已超过300万元,还有大批企业捐赠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应急物资……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最是担当能动人。

  从坚守阵地到冲锋一线,从捐款捐物到提供岗位……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企业家们,与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成为党、国家、人民赖以信任的社会力量。

  挺起发展担当。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大潮,绝不会因为一场疫情而改变方向,面对冲击和影响,各行各业只争朝夕、善作善成,全力推动复工复产,保障经济正常运行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书写了一篇国家繁荣发展的壮丽史诗,激荡起一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7万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70年过去了,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发展的步伐不可阻挡。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无数磨难,但事实证明,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在磨难面前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当下,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肯定会带来一定影响,但影响是短暂的、有限的,放在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更是微不足道。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和攻坚期,也是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关键期。压在南充肩上的担子本就重大,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增加了一层难度。

  大战如何打、大考如何答?市委书记宋朝华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市各级干部要冲锋陷阵、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必须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如何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南充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出台实施《南充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方案》《南充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十六条措施》等政策措施;开通“春风行动”返岗专车,开展“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员工技能培训等,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

  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转型生产医用口罩、南充永越服饰转型试产石墨烯防护隔离服、四川美之家洗化用品有限公司转型生产消毒液……一时间,应者云集,南充各企业纷纷肩负起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通过调整产品、转型转产、项目招引等方式,担当起复工复产的“先行者”。

  南充复工复产的好效果用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足以说明——截止3月18日,南充全市100件大事217个支撑项目中,应开工复工项目157个,实际开工复工项目157个,开工复工率100%;全市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764户、在岗近15万人、复工复产率99.61%。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凭借着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担当精神,在抗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了空前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坚信,必定实现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我们坚信,大道不孤,人类必胜!(南充日报 杨雨龙 夏新 李然)

‖ 推荐专题

微信扫码
网页右上角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