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油气田的安全环保守护人——记川中油气矿2019年度劳动模范杨正东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3-24 14:41:15 编辑:杨仁昌
杨正东在现场监督安全
“安全工作就是要沉下心来抓管理、扑下身子抓落实。”这是川中油气矿南部作业区HSE办主任杨正东多年从事安全工作的感悟。自2007年获取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后,杨正东就成为作业区的安全环保守护人。
检查基础资料
“规范行为,是提升员工现场管控能力的法门。”
2018年以来,作业区大力推进基层站队QHSE标准化建设。在升级打造硬件,夯实本质安全的同时,如何提高员工对两个现场的管控能力是作业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规范行为,是提升员工现场管控能力的法门。”杨正东深谙此道,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梳理、总结各井站的安全环保管控要点、要素,联合生产技术干部、专家技师共同编制了“站场管控管理手册、操作手册和图册”“属地监督管理十项要点”“典型‘低老坏’和‘三违’行为清单”、等管控工具,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工作质量标准。
好的制度,如果不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就会形同虚设。杨正东还利用下井站开展安全联系的机会,对管理制度和办法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人人领会、个个知晓。此外,抓拍“低老坏”现象和违章行为的图片,并制作成安全多媒体课件,以形象、直观的方式纠正员工的违章行为和“低老坏”现象,也成为杨正东管控安全的特色武器。
安全教育课件包括“劳保着装”“站容站貌”“员工行为”“设备设施”“承包商及外来人员管理”等系列“剧集”,在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分析会上组织学习。井站员工观看视频并“对号入座”,纷纷表示印象深刻、入脑入心。
“90%以上的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规范员工行为是安全环保管控的重中之重。”杨正东如是说。
现场安全检查
“监督检查一个工地,指导提升一个作业。”
随着近年来站场建设、大修及安全环保隐患整改等工程项目紧锣密鼓开展,现场风险管控成为作业区的首要工作。
“安全监管不但要严格抓、大胆抓,还要讲方式方法,”杨正东一直认为,安全监督既要当好“裁判员”又要当好“指导员”。
在一次狮11井混凝土井架基墩破拆施工中,杨正东叫停了施工作业。“没有动火,为什么要隔离?”作业人员对给出的停止作业理由很不理解。但经过杨正东的“点拨”,作业人员认识到了在施工中使用撬棍、冲击电钻等强拆工具会迸出火星,如果采油树阀门有泄漏,有可能引发火灾。
“监督检查一个工地,指导提升一个作业。”娴熟的专业知识、严肃的工作态度、以理服人的工作方式。杨正东的独特魅力正影响现场作业人员,使他们自觉遵循各项安全规定。
2019年,作业区对多口井的废水池进行无害化治理。杨正东作为项目负责人长时间吃住在工地。虽然条件艰苦,却没有一句怨言。承包商调侃说,杨主任,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待在屋头享清福,还这么辛苦出来,关照我们。杨正东笑着说:“没办法,不守到你们,对不起我的工资。”
这一年,杨正东带头排查和治理生产现场隐患180余项,身体力行战斗在安全环保管控第一线。
为一线员工发放防疫物资并指导使用
“我是党员,重大险情必须要回到岗位上。”
“若有战、召必回。”杨正东虽然不是军人出身,但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却屡屡冲锋在前。
2018年7月,南部县遭遇长时间大暴雨,导致公31井废水池垮塌。作业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杨正东临危受命,带领抢险小组成员顶风冒雨,完成险情灾情评估,抢险方案编制实施、外部协调、现场抢险作业指导、安全监管等一系列工作。经过4天3夜的连续奋战,终于控制和排除了险情,成功避免了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应急管理机制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这次抢险后,杨正东加强了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天然气用户沟通联系,完善了企地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并不定期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正是地企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响应,为后来的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争取了主动。
2020年春节,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杨正东的休假安排。好不容易说服父母跟自己一起到海南过年,却收到了作业区的应急响应通知。“我是党员,重大险情必须要回到岗位上。”杨正东和父母商量,决定让妻子陪同父母继续在海南度假,而自己则开车2000公里,赶回作业区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
安全环保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尽管已年过五旬,杨正东仍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专注的敬业精神,守护着作业区安全环保大堤。(陈辉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