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仁寿县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各个战线团结一心,时刻做好防控工作。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在前线的“前线”,只要有疫情,就要去搜寻,去追踪,环环相扣,不分昼夜,披星戴月,为群众密织疫情防控的大网。
“招之则来,来之能战!”。病毒当前,他们不惧,疫情来临,他们不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疾控人”!
时间回到2月1日,仁寿县“疾控人”的那一天是从凌晨开始的。接到县人民医院报告有疑似病人入院,疾控中心采样组和流行病学调查组人员迅速带好应急装备,赶赴县人民医院。
凌晨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寒风呼啸,行至医院,住院大楼灯火通明。采样工作对检验人员来说早已轻车熟路,但他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慎重对待接下来的每一次采样。穿上防护服,带好护目镜,在厚重的防护装备下严格按照技术方案他们顺利采集到1份上呼吸道、1份下呼吸道和2份血液标本,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等信息后,采取三级包装,放置在A类标本运输箱内,马上由专人专车在1个小时内送至眉山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随着采样开始,流行病学调查(后文简称流调)工作也同步进行着。前一天晚上只睡了三个小时的郑灵媚又在深夜里开始工作,仿佛不知疲惫,以最专业的姿态再次冲到了“第一线”。“你从哪里回来?去过哪些地方?还记得与哪些人有过密切接触吗?”郑灵媚开始耐心问询,详细了解病人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等,所有细节都不放过,以便最终形成流调报告。大家每天关注的疫情公告里的关键信息,就是由“郑灵媚们”逐一确认而来的。
如果能早一秒完成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就能早一步追踪排查出相应的密切接触者,如果能早一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就意味着能少一分传播的风险。
结束在县医院的工作后,他们依然无法停止忙碌的脚步。第二天一早,“疾控人”前往病人的住址——某镇的一个村上,进行后续追踪和消毒工作。这时候,消毒组负责人范文成背上了他的电动喷雾器一同前往,他的任务就是从病人的住址开始,重走一遍病人最近走过的所有路。
“消杀工作做到位,疫情防线就加固一分。”厚重的防护服,16公斤一桶的消毒液,范文成一天最多喷完过20桶,消毒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全封闭的防护服,嘴里呼出的热气在护目镜上凝结成小水滴,常常视线模糊。一天下来,范文成防护服里面的衣服会全部打湿,肩膀被喷雾器的背带勒出痕迹,但他从没有抱怨过一句。
追踪和消毒工作一直持续进行着,当天下午2点,范文成脱下防护服,开始吃他的午饭。端着已经冰冷的盒饭,找了一处空地席地而坐,匆匆吃完,赶紧开始继续工作。
时间的齿轮滴答滴答,不知不觉已经晚上7点了,华灯初上,本就空荡荡的街上显得更加寂静了。县疾控中心的办公室仍然人来人往,工作交接有序。
此刻信息组工作人员李莉坚守在电脑面前,连日的加班工作已经使她眼下暗灰,身体疲惫不堪,但是她依然不能松懈。作为联络员的她,一旦有疫情,她将立即通知所有待命的小组,保证信息上传下达。深夜里,键盘敲击声、鼠标点击声和电话里急迫的声音都是她对病毒的有力阻击。
“郑灵媚还在蜜月期,却经常因为加班只能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两三个小时就起来继续工作;李莉的眼镜在1月17日就坏了,到现在都还没有来得及去修,大年三十她的生日,家人买好了蛋糕她却来不及回家吃……”说起同事们的艰辛,县疾控中心主任张建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但他也坚定地说道,“这就是‘疾控人’,疫情来了,我们就会立刻出击!”(潘建勇 郭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