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最密的网 盼母亲早日回家

时间:2020-02-02 14:50:35 来源:中国网 编辑:魏巍
       2月1日晚上十点半,村里的气温已经降到4℃,王超接到手机关机前的最后一个电话,6岁的女儿在催他回家。从1月22日起,他已在抗疫一线上连续奋战十一天。“得快点回家,今天还没给我妈打过电话。”走在万籁俱寂的乡村小路上,王超加快了脚步。


工作中的王超

     “劝”母退票 “若我真被感染了,绝不连累任何人”
 
       王超是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的一名网格员,妈妈在武汉,妹妹在孝感,一家人已有一年多没见面,对于今年的相聚,大家都显得格外期待。“妹妹喜欢吃烤全羊,平时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的爸爸今年早早就把羊买好了,就盼着她们回来。”但“阻止”这次团圆的,正是王超自己。
 

一家四口的视频聊天 王超总是因为工作“掉线”
 
       春节前,王超的妈妈和妹妹早早地就买好火车票,“我们都盼着早点回来,结果临近出发的前一天晚上,超超打电话来让我们退票。多少人想回家回不了,我们能回去却不让回。”对于母亲的委屈,王超除了心疼,但更多的是坚决。“村里每天都在宣传,现在没有比隔离更好的防控手段了。”
 
       善良的母亲很快接受了儿子的建议,“超超是对的,除了我们的安全,他身上还肩负着全村老百姓的安全,我们听他的。如果我真被感染了,绝不连累任何人。”母亲的话,让王超的眼眶红了又红,“这种时候,谁不想和家人在一起,但我没办法,我是为了她们好,是为了大家好。”
 

正在入户走访的王超
 
     “哥,你放心,妈这里有我陪着,你安心工作,我们全家无条件支持你!”比自己小8岁的妹妹这时成了王超最坚实的“拥护者”。“我知道他最放心不下妈妈,我会替他守好这个‘后方’!”电话里,妹妹坚定地说。
 
     “拒”父归家 “我是网格员,我要以身作则”
 
       王超的“刻板”不仅是对远在湖北的母亲和妹妹,连近在丹棱的父亲也没有“放过”。
 
       王超的父亲是丹棱县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自1月27日全县公交车停运之后,便一直留在车站里,一边看守公交车,一边为全县的出租车进行定点消毒。“王超今天又给我打电话了,让我别回村上去,这孩子‘倔’起来六亲不认的。”王超的父亲嘴上抱怨着,眼里却满是骄傲。
 
       疫情防控期间,王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不准聚会,不要串门,少和一个人接触,就少一分传染病毒的概率。”这些话,王超每天要重复无数遍,为了向全村人做出表率,王超硬是没有让父亲回家过年,一家四口,就这样各自坚守在各自的“阵地”里。“父亲有他自己的任务,责任重大,可不比我轻松,我们爷俩儿互相支持!”
 

王超的父亲通过视频电话与家人见面
 
       趁着午休时间,王超的父亲在微信家庭群里发起了视频聊天,看着父亲在视频里不停地叫着侄子的小名,王超笑了,“我妹夫姓高,我爸要给我侄子取名‘高铁’,说以后他回四川就能跑得快点。”说到这,王超声音渐渐哽咽,“孩子长这么大,我还一次都没抱过。”沉默几秒后,王超又匆匆看了两眼手机,便念念不舍地退出了群聊,继续他的工作,“晚上回家再看”。
 
     “保”民平安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想起尚在远方的亲人,王超的心总是揪着疼,一夜一夜的睡不好。忍受思念之苦的王超,对待工作越发“苛刻”。每天天不亮,王超就起床开始走访,挨家挨户地给村民量体温、做宣传、问情况。全村265户村民,每户有多少人,回村前到过哪些地方,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王超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岐山村属于山区,农户与农户之间有时候隔得很远,每天来回走一趟都要两个多小时,这样的路,王超每天要走四五趟,“主要看有没有村民出来聚会、走动,看到了就要让他们回去。”一瓶水,一个口罩,一个体温计就是王超一天的装备,他就这样用自己的脚步,在村里织出了防控疫情最密的一张网。
 
     “妈,今天量体温了吗,情况怎么样?”回到家的王超,赶紧给手机充上了电,在家庭群里重新发起了视频聊天,这是王超每天最期待的时刻,“能在手机里看看他们的样子,听听他们的声音,就很满足了。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工作干好,早一天打赢这场战斗便能早一天接我妈回家!”(程欢悦)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