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涪城:坚持“三个导向”提升群众获得感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1-26 16:30:52 编辑:傅远伟 点击:
 创新建立“党群暖心驿站”、优化镇村便民服务机构、让农村学生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自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以来,涪城区坚持问题导向、利民导向和发展导向“三个导向”,结合自身实际,紧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便民服务、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优质教育医疗共享等方面补齐短板,改出了新气象、新作为。
聚焦群众所需 构建便民服务圈
走进位于绵阳城区腹地的步行街——北街,以红色为底色的“党群暖心驿站”格外醒目。公共阅览区、空调、电视、饮水机……驿站内,各类便民设施一应俱全。
 “这个驿站对我们环卫工人的帮助非常大,刮风下雨可以挡风遮雨,天气太热可以进来纳凉喝水、歇歇脚。”正在驿站内稍作休息的环卫工人李大姐高兴地说。
自去年以来,随着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社区服务区域和人口进一步扩大,部分社区服务阵地位置偏僻、群众无法跨行政区域办事、延时办事等问题更加凸显。为了顺应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涪城区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多方联动探索打造“党群暖心驿站”,创新建设“亲民化、零距离、全天候、跨区域”便民服务平台,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步行10分钟就能达到的范围,实现“群众需求”和“服务资源”精准对接。截至目前,涪城区已先行在城厢街道建国门社区、工区街道灵通社区等16个社区启动18个“党群暖心驿站”建设。
 “居民有服务需求,都可以在暖心驿站内解决。”建国门社区临时党组织书记谢金芯介绍说,党群暖心驿站属“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可以很好地为居民群众和辖区的企业商户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的目标。
在“党群暖心驿站”的建设中,涪城区还根据群众需求,对每个驿站辐射范围的服务需求、服务类别、服务人员进行精准研判,差异划分驿站承载服务功能,实现驿站服务项目与辖区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自10月以来,全区5个基本建成的“党群暖心驿站”承接办理各类服务事项500余件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
 “目前‘有事办、进驿站,到驿站、一站办’的模式已在群众中逐渐形成共识。”涪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群暖心驿站”只是涪城区提升便民质效的一个缩影。改革中,涪城区还积极探索一站式办理、一窗口受理、集成服务等服务模式,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确保镇村撤并、服务不减。
走进石塘街道300平米的便民服务中心,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正中央的LED显示屏,上面正滚动播放着办事指南、就业等信息。1个综合咨询、4个综合受理、1个综合审批等窗口分布在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右侧,特色服务窗口分布在大厅左侧。等候椅、充电桩、雨具等便民设施分置在大厅各个显眼位置。
 “自两项改革以来,我们创新打造了‘113N’便民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承接办理区级部门下放的192个服务事项,同时还承接49项特色服务。”石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唐志介绍,“如今,企业、群众到街道办事更加快捷方便,不仅‘少跑腿’,整个流程也缩短至半小时,真正实现了群众满意的‘家门口’便民服务。”
截至目前,石塘便民服务中心已开通低保、残疾人量服、计生等上门、代办等服务事项,已累计代办各类服务726件,上门服务364件次,延时服务22件,办结率均达100%。
据了解,目前全区共设置镇街便民服务中心9个,分中心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114个,便民服务代办点60个。
聚焦经济发展 盘活闲置资产资源
初冬的清晨,伴着暖暖的冬日,漫步在杨关大道上,两行笔直挺拔的行道树,独具风格。阴山河像一个恬静的少女,依偎在杨关大道旁。桑田、芦笋、绿色优质蔬菜构建的杨关产业带现代农业景观,让人赏心悦目。
杨关产业带如画的风景,是涪城区以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为契机,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村改“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利用当地现有的生态资源,打造了杨关大道、香草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动体现。
 “在杨关产业带上,我们主要发展果蔬采摘、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农旅融合项目。”涪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这里已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处、2A级旅游景区1个、4星级以上乡村酒店2个,在建农业主题公园3个,每年乡村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
与此同时,涪城区对一些闲置资产采取修旧利废、改造租赁等方式进行再利用。目前,全区已盘活不同潜质的闲置资产256处、4.62万平方米涉改公有资产。
 “我们把以前玉皇政府大楼进行改造,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集中办公区,并开设有投资推介、规划展示、企业孵化、科普教育等功能,提供政策咨询、集中办理等综合性服务。现已吸引中科绵投、东江环保等4家企业入驻。”杨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杨家镇已盘活14处村集体闲置资产。
在盘活闲置资产的同时,涪城区还积极盘活要素资源。青义镇绵兴村在改革中,探索“集体经济组织+物业+商户”模式,将位于西南科技大学周边的门面、库房等出租,发展物业经济和服务业,仅年租金收入就达120万元。
改革中,涪城区还创新整合资产资源,引导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合并,通过资产资源整合互补,人口、资金、资源的凝聚,在村级层面确定主攻方向,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我们合村后,率先探索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并,通过整合原观音碑村闲置土地资源,重新量化股权,进一步增加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员,计划新打造400余亩稻虾共作基地,1000亩精品果园,预计集体经济收益较合并前将增收10余万元。”三清观村临时党委书记余荣华介绍,目前三清观村已有稻虾田基地800余亩,精品果园2000余亩。
聚焦民生保障 促进教育医疗共享
涪城作为绵阳主城区,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涪城教育也一直走在全市前列。然而随着乡镇区划和建制村调整,涪城区的城乡教育呈现出“城区生源过分集中,‘大班额’越来越多,乡镇生源流失严重,‘小规模’越来越多的‘一大一小’‘一多一少’”的巨大反差。
如何让城乡教育同质共享,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涪城区审时度势,坚持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整合资源、统筹优化校点布局,着力打破城乡教育管理多重界限,全面提升乡镇学校办学水平、师资能力、学生素质,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同质共享。
走进成绵路小学改扩建施工现场,各种工程机械正有条不紊地施工作业,工人们也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现正在进行护坡桩和渗水井的施工,下一步将会进行地下室的施工。”成绵路小学本部执行校长卢莹介绍。
成绵路小学位于绵阳中心城区,作为绵阳市重点窗口小学之一。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大班额”问题日渐凸显。为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根据涪城乡镇区划和建制村调整“两项改革”,涪城区决定重新“组盘”将该校本部原址与绵阳五中整体改扩建,抱团发展。
 “教学楼建成后会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活动场地。”卢莹介绍,新建的教学楼一楼新修了操场,同时教学楼楼顶区域也被合理利用,建设成操场和种植区。
成绵路小学与绵阳五中整体改扩建只是涪城区在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下活城乡教育同质共享“全盘棋”的一个缩影。改革中,破界重组,因地制宜调整乡镇学校布局,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实施城区学校对乡镇学校的“团队式”管理帮扶,在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教学管理、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在学校制度建设、教学常规、教研管理、学生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让农村学生也能共享城市优质教育。
截至目前,全区已合并学校6所,力争年底再合并3所。杨家小学等3所学校试点推进城乡集团化办学正在有序推进中。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问题。自“两项改革”以来,涪城区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薄弱,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通过建立城乡共建“四个”机制,着力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
改革中,涪城区以“派下去,走出去”的方式,由区级医疗机构不定期派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坐、讲、教、查”,基层医疗机构根据需求选派人员到区级医院进修学习。
“现在好了,专家都到我们卫生院来了,我们看病再也不用跑到城里的大医院去了。”正在杨家镇卫生院看病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同时,涪城区还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连续服务”的分级诊疗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做特殊检查的患者按照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收费,凭检查单到联盟的区级医疗机构相应科室直接检查,根据病情轻重两家医院进行轻重分治及连续服务。
为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在改革中,涪城区充分利用区级医院机构业务优势,根据需求与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分批完成共建科室,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城市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并将区级医疗机构专家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中的慢性病管理、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等发挥指导作用,并协助完成当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病认定工作。
充分利用卫生院闲置病床,建立区级医疗机构延伸病房,将康复期或临终关怀患者转入延伸病房进行康复或安宁疗护治疗,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