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智库 > 正文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跃进论扬雄:开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斑斓的时代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19-03-28 21:59:04    编辑:刘映红




3月25日,刘跃进在讲座中。
 
  3月25日晚,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名人大讲堂”在四川省图书馆星光大厅迎来“扬雄月”讲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以“西道孔子,世纪鸿儒”为主题,讲述扬雄其人、其文和这位历史人物的千秋功过。
 
  蜀地文化对扬雄产生重要影响
 
  扬雄是东汉成都人,出生于公元前53年,逝于公元18年,可以说是一位“世纪人物”。
 
  刘跃进说,扬雄的生平经历十分简单,但思想却十分复杂。在扬雄40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蜀地,蜀地的文化,对扬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蜀中的生活虽然寂寞但是快乐,他喜欢古老的文化,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尤其是不喜欢当时流行的章句之学,而是追求大道。”刘跃进说,扬雄师从蜀地思想家严遵,师傅关于老庄之道思想的推崇,后来被扬雄继承并发扬。除此之外,在早年时,扬雄非常推崇蜀中名人司马相如,“在扬雄看来,司马相如的赋弘丽温雅、气势恢宏,他常常把这些作品作为典范来模拟。”他的《甘泉》《羽猎》诸赋就是模拟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而写的。
 
  实际上,扬雄最初的经历也与司马相如有些相似。他们都不善言谈,同样因汉赋而成名,被征召入京。刘跃进说,但与司马相如的“人生得意”不同,扬雄没有什么政治野心,没有当过太大的官,一直是一个文人,专心学术,一生生活简单清贫。
 
  博学多才的“百科全书”式人物
 
  刘跃进用深沉的圣人情结、浓厚的学者特质、率性的诗人本色、难得的安贫乐道、含泪中的欣慰、难以调和的毁誉6个特点来总结扬雄的一生。
 
  “扬雄从小博览群书,是一个难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通晓天文学、地理学,积三十年之功完成《方言》,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对全国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为中国的方言学与方言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在探索语言发展规律上也给人极大启发。”刘跃进说,在文学方面,扬雄的赋成就也很高,创造了一种连珠体。
 
  不仅如此,扬雄还堪称是“文儒”,即既是一位文人,也是一位儒者,后世杜甫、韩愈等大家对他评价很高,都受到他的影响。
 
  刘跃进说,仿《论语》写了《法言》,模仿《周易》作《太玄》,这两部都是他的重要的思想和哲学著作,其中在《太玄》中,扬雄表达了核心思想观念——“玄”。“‘玄’的核心,就是损益,《太玄》说:观大《易》之损益兮、览《老》氏之倚伏。《周易》有损、益二卦,也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
 
  对其评价毁誉皆有
 
  刘跃进说,在汉代,当时扬雄就有“西道孔子”之称。实际上,扬雄其人,在他生前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在后代,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皆有。
 
  “扬雄一生过得比较清贫,一生没有做过大官,俸禄也不高。他的两个孩子死去后,他把两个孩子都送到四川安葬,又花了很多钱,其实他不是没有什么机会挣钱,有蜀中富人希望赞助他,要求在著作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扬雄拒绝了,为了回应这些质疑,他还写过一篇回应文章,充满幽默感和滑稽感的《逐贫赋》。”
 
  在扬雄晚年时,对其文学上最高的成就赋,却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认为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
 
  而扬雄因其《太玄》自比“圣人”,也受到后世不同的评价,有人对其极其推崇,也有人对其不屑一顾。在政治生涯上,遭遇王莽篡位,扬雄也被卷入这场政治风波之中,也成为后人对其产生争议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们读历史人物,也正是在读我们自己,历史人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我的矛盾,是非功过难以轻易评价。”刘跃进说,但综合来看,扬雄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是开启魏晋玄学的一代宗师,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色彩斑斓的时代,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记者 吴梦琳/文 杨树/图)

‖ 推荐专题

微信扫码
网页右上角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