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小镇 > 正文


文创赋能 小山村变身“网红村”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19-05-16 15:23:34    编辑:何仕杨



 
  一片蜀绣企业荟萃的园区、一口修复后的古窑、一条匠人聚集的街道,可以让一个普通的乡村变身网红,吸引来源源不断的游客。传承于川西林盘中的竹艺,起源于桑蚕文化的蜀锦蜀绣,汲取了地方文化特色的陶艺……不仅为乡村振兴增添了靓丽风景,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持。
 
  水隐桑田·绣里
 
  从田间地头到博物馆
 
  展现从栽桑到蜀绣的全过程
 
  上周末,泡桐树小学蜀都分校的部分同学参观了今年刚开业的“水隐桑田·绣里”,田园、溪流、桑树、蚕宝宝,都让小朋友们感到既新鲜又好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采桑养蚕,观察蚕宝宝吐丝结茧,了解缫丝技艺、织锦技艺、蜀绣技艺,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程。
 
  今年3月,位于郫都区三道堰街道青杠树村的“水隐桑田·绣里”项目正式开园迎客,成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成都市蜀绣商会会长、成都水隐桑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世民介绍,该项目开园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接待前来体验的中小学生。
 
  “在‘水隐桑田·绣里’,桑树品种有几十种之多,既有田间地头的桑树,也有在温室中培育的桑树。自然界中的桑树到冬天会落叶,但游客一年四季来到这里都能欣赏到从栽桑到养蚕、结茧、缫丝、织锦、蜀绣的全过程。”蔡世民介绍,在蜀绣印象·生态博物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蜀绣精品。据悉,该博物馆分为桑区、蚕区、丝绸区、蜀锦区、蜀绣区等八大区域,全方位展示了蜀绣前世今生和独特之美。
 
  文创园区内,还有郫都区图书馆水隐桑田分馆——“三境书屋”,不少市民来此感受隐于桑田中的阅读乐趣。据悉,这是一处以桑蚕蜀绣为主题的公共阅读空间,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木质书屋有各类藏书1500余册。
 
  “这是蜀绣人自己打造的蜀绣产业园区。”蔡世民介绍,“水隐桑田·绣里”由成都蓉锦蜀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成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成都市蜀绣产业商会共同打造,整个园区占地约400亩,以桑蚕文化为基础,蜀绣文化为主题,通过对古蜀、桑蚕、蜀绣等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打造集天府文化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青少年研学于一体的体验式主题文旅综合体。
 
  “郫都区的蚕丛文化、蜀绣文化,是我们发展蜀绣文创产业园的首选之地。目前大家能看到的稻田、桑园,仅仅是该项目的一期。下一步,将在该项目建设蜀绣一条街,以前店后厂的模式,积聚成都市的蜀绣企业,打造为具有文化特色的蜀绣产业园。”蔡世民介绍,目前已经有数十家蜀绣企业表示愿意到“水隐桑田·绣里”安营扎寨。
 
  “以后,游客来到‘水隐桑田·绣里’,可以深入了解蜀绣技艺,还可以货比三家,买到称心又放心的蜀绣文创产品。”蔡世民说。
 
  “在郫都区的乡村,很多妇女都会蜀绣,蜀绣是可以让她们增收的一门技艺。‘水隐桑田·绣里’将成为郫都区乃至整个成都市的普通绣娘、蜀绣大师、蜀绣企业展示、销售的窗口,促进蜀绣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青霞镇幸福公社
 
  “新村民”安营扎寨
 
  为乡村带来新的理念和视角
 
  在大邑县青霞镇幸福公社,一条设计古朴的街区格外亮眼,不时可以听到“叮叮咣咣”的敲打声、“嗒嗒嗒嗒”的缝纫声、刨子翻飞的摩擦声……如今,这里不仅有大邑青霞镇分水社区的村民,还有数百名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农人,在这个文创村落里安营扎寨,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乡村生活。
 
  在幸福公社,每周五晚,都会邀请一位来自成都的行业精尖者,如设计师、艺术家、手工匠人、美食家、旅行家、职业达人等来交流,提高社员的文化素质。幸福公社还和青霞镇分水村共同创办了“分水实用技术讲习所”,请来非遗传承人,教当地村民学习竹编、棕编、蜀绣。
 
  刘红是一名设计师,她与先生一起,在大邑县青霞镇幸福公社开办了一家“再书房”,一楼是书店,二楼是设计公司,将事业从城市拓展到乡村。在幸福公社,除了设计+书外,还有设计+茶、设计+运动、设计+装饰、设计+美学生活空间、设计+农产品定制、设计+服装、设计+花艺。据统计,通过“设计+文创+农创”的品牌孵化模式,激发农村文创产业园区的活力。刘红说,而幸福公社最吸引她的,是因为这里有事业,“有太多乡村设计的工作要做。”
 
  有学识、专长、技能、文化、影响的“新村民”下乡,不仅点亮了现代都市人群的田园梦想,还为乡村带来了资金、理念、品牌、资源、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的发展理念和视角,为乡村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红利。幸福公社通过“设计+文创+农创”的品牌孵化模式,辐射提升本地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充分发挥人才知识和技能优势,开办工艺、餐饮、客栈,带动乡村旅游服务业发展。
 
  明月国际陶艺村
 
  搭建交流平台
 
  吸引大量文创企业入驻
 
  如今每逢节假日,“网红村”“明月国际陶艺村”的民宿一房难求,在2010年前,这个距离成都市区80公里、茶马古道上的小山村还曾是成都市的一个市级贫困村。如今,因为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昔日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声名赫赫的“明月国际陶艺村”。
 
  “明月国际陶艺村”依托明月窑,以明月国际陶艺手工艺文创园区为核心,引进陶艺大师,打造集陶艺生产销售、文化展示、创意体验、田园度假于一体的人文生态度假村落。自2016年起,蜀山窑在明月村每周开办一次陶艺技能公益培训班,对明月村及周边区(市)县村民进行陶艺培训,将“明月国际陶艺村”推向产业化,部分村民已独立创作陶艺作品、开设陶吧、鉴赏与销售陶瓷。
 
  每隔一周的周六,从成都市区驱车一个半小时,进入蒲江县明月村,就可以在明月轩篆刻博物馆免费学习一天篆刻艺术,这是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文化惠民项目,已经坚持了3年。
 
  明月村操盘手、成都奇村文创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奇介绍,明月村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外来项目落地以及与当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制定文化项目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文创企业入驻。
 
  随着一个个有着创意特色的实体书店、书院、博物馆、工作室、民宿、客栈等文创空间相继诞生,明月村实现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农民增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和谐统一,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互动、产村一体、共创共享发展的新模式,成为成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成功缩影。(记者 汪兰)

‖ 推荐专题

微信扫码
网页右上角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