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投稿邮箱: zgwjxtfcxsq@163.com
当前位置:城乡社区 > 社区党建 > 详情
“三下沉”党建小切口书写清流基层治理大文章

时间:2019-12-26 14:44:01   |   来源:中国网   |   编辑:谢川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如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实践。清流镇通过“三下沉”举措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把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风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书写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新答卷。
 
  夯实基层力量 中层干部下沉村委担任第一副书记
 
  清流镇原12个村(社区)党支部全部升格为党委,每个党委下设3-4个党支部,并完成新成立支部书记、委员配备,全镇党支部由21个增至42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委员由原来的35名急增至114名。
 
  为夯实村党委力量,加强基层治理重点工作的推进,今年年初,清流镇抽调镇党委机关12名中层干部党员下派到12个村担任村委第一副书记,协助分片领导指导所辖村(社区)开展工作,涉及镇村两级的重点工作如人居环境治理、平安百日攻坚、所驻村的乡镇振兴项目等都由第一副书记牵头协调。第一副书记每周至少3天下到村里协助村党委书记开展工作。全镇12个村的工作推进情况每季度进行公示,排名后三位的,镇党委授权每村第一副书记约谈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讨论查找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第二次排名依然位于后三位的,第一副书记与村党委书记将共同担责,一起被分管领导约谈;工作推进成果显著的,政策、资源和匹配的资金将有相对的倾斜扶持;对第一副书记的评优晋级考核作为参考。镇党委联系村委的组织力,通过第一副书记这个纽带加强了,而村两委的工作效能也通过第一副书记的贴身推动而得到加强和提升。第一副书记既是所在村工作的协助者,又是工作推进的监督者。通过这一举措,与以前显著的变化是村上的工作有抓手,目标更明确,行动更迅速。
 
  岳海燕是派驻水梨村的第一副书记。因自然环境优美,水梨村被清流镇确立为发展清流大书房林盘聚落文旅项目。但能利用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如何将农民手里闲置的房屋、院落变成招商引资的资产就成了推动项目的第一块硬骨头。水梨村党委书记骆洪琼所做的前期摸底工作几乎无人配合。岳海燕驻村后,联合村两委班子,倒排时间节点,分工合作,仔细摸排清白江河1.5公里的18处院落,根据每个院落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攻坚策略,算好农民利益、投资者利益和村集体利益三本账。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推动梁家林盘、叶家院子等10个林盘院落保护修复及院落业态融入,并趁势成立清流大书房党支部,由水梨村党委委员兼任党支部书记,由新乡贤、党员业主等担任支部成员,推动水梨村经济联合社建立,合作联合社积极整合全村的土地、林盘、闲置宅基地、房屋等资源,以闲置资源为翘板,撬动城市优质的文创资源、文化人才资源等落地乡村,参与乡村建设,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密切联系 群众机关党员组队下沉一线开展工作
 
  基层党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党员身上多了“书生气”,少了“烟火气”。为切实将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风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今年6月,清流镇全面推开机关党员下基层实践活动,要求党员干部与村(社)党员结对,互融互动,推动党员工作落地落实落细,推动社会服务管理精准化、基层治理精细化,解决了党建和发展“两张皮”的问题。
 
  “9月25日,走访王某根家,发现他家里的煤气软管存在安全隐患,已经及时提醒他进行更换。”“10月24日,走访‘五保户’老王,得知他身体不适,立即与村里联系,并联系卫生院驻村医生到家探访治疗。”……镇机关党员干部黄淑基的另一个身份是驻三尺村党员小组组长,一本小小的“机关党员民情日志”上,密密麻麻地
 
  记录着走访群众情况,提醒着每位党员对自己的职责做到心中有数。
 
  针对目前清流一个村平均将近100多个党员,而村委成员只有5个,平均每个人要联系至少20个党员,这样的工作很大程度可能流于形式,针对支部力量不强的现状,清流镇出台了《关于开展“机关党员下基层”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机关所有在编党员和非编党员共53名,分成12个小组,每组4-5人,分别下到12个村,也就是
 
  每个村除了支部成员之外,又多了将近3-4名机关党员。活动内容为:结对子。每名小组成员要对接1名五职干部,以“四句话工作法”为引领(讲好政策话;聆听牢骚话;多说关心话;带头听党话),构建结对帮扶新机制。采取以上带下、上下联动方式开展工作,不断增强村两委凝聚力战斗力。包院落。各小组长在小组成员结对成功后,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安排,制定任务清单,明确每名小组成员包片10个以上院落。各小组成员要联合结对的五职干部,每周下村至少2次,入户4户以上,每月帮助群众解决具体事项1件以上,同时强化与包片院落长沟通联系,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填报《清流镇机关党员下基层活动记录本》。联党员。每名小组成员要梳理统计包片院落中的党员,加强与在职党员、在家党员和老党员的沟通交流,激发他们作为“基层小喇叭”的宣传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家乡的影响力、号召力,通过交心谈心引导他们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掌握流动党员信息,协助村两委定期采取电话联系、微信交流方式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他们在外工作、生活状态,掌握收集意见要求,及时向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反映。清流镇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机关党员要突出政策宣讲,突出问计于民,突出民生改善,突出调查研究。
 
  界牌村村委之前是清流镇一个发展靠后的软弱涣散党组织。下沉界牌村的机关党员小组的组长张勇带领小组成员开展四句话活动后,村里给产业上献计献策的多了,以前村上没有产业规划,现在拿出了产业规划;在成彭路拆迁扩建工作中,张勇带领小组成员充分调动该村老党员在村里的威望,发动老党员主动多次宣讲相关政策,加快了成彭路改扩建拆迁工作完成的速度,此外,由于宣讲到位,该村户厕改造工作走在全镇前列,以前各项工作排名也从后进往中间靠了。由于下沉工作的扎实,该村党组织服务能力明显改善,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发动党员拿出自家房屋成功打造支部活动阵地2个,实现界牌村三个党支部都有单独的活动场地。
 
  培训下沉一线 书记主任大讲堂开讲
 
  最近,清流镇各村(社区)的书记们忙着在书记大讲堂内“深造”。作为交流经验、促进实践的平台,该讲堂既是各村书记工作、学习的加油站,更是检验日常工作的“考场”。
 
  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核心,做好补齐短板的大文章,这是清流镇书记大讲堂的开设原则。为抓实村(社区)党组书记队伍建设,清流镇开设“每周书记大讲堂”,在每周一,组织村(社区)书记自定主题轮流上台讲课,听众有镇领导、全体镇机关干部和各村(社区)党组书记和主任。授课内容由村(社区)书记自行确定,主要围绕本村工作中的问题、难点和痛点展开。30分钟的内容讲述后,10分钟用于听众提问。每堂课由台下的镇领导、机关干部和各村(社区)书记、主任对讲课内容进行打分评分,分为基础得分项和加分项,加分项主要用于提问环节,有创意,有解决问题措施等可获得加分。每周一位村(社区)书记上台讲课,12个村(社区)轮流后,排名后三位的要重新上台讲。村书记轮完后,再要求各村村主任轮流上台。通过这种书记讲给书记听的方式,以讲课倒逼村书记持续学习提升能力,通过授课进行经验交流,提出的问题还能得到在场听众的建议支招,通过总结及相互交流,进一步开阔村书记工作思路,锻炼村书记的能力。为保持公正,授课的过程还安排人录像,由于有排名,各村都是竞争对手,杜绝了打人情分的现象。
 
  同义村书记郑维国做过生意,自认为口才还可以,但是真正当他站在讲堂上时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思维格局还有不小的差距。
 
  郑维国认为,书记大讲堂的方式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很快,镇上把村书记当村上的操盘手,CEO来培养,提升一把手的素质和能力,把问题拿到课堂上来探讨,相当于内测和路演,回到村里开展工作如招商引资等,有了更多的办法和底气。
 
  通过书记大讲堂的历练,郑维国开阔了思路,不仅带动村民共同制定产业规划和环境规划,初步确立了乡旅民宿、特色文创、莲韵休闲、亲子体验等概念产业,大力探索发展新路径,并在实践中通过太空莲种植拓展乡村旅游,并通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党建下沉,服务靠前。通过“三下沉”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党建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凝聚力增强,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推进村域经济社会发展,党建工作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2019年清流镇被评为了成都市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先进镇、成都市文明镇标兵,并成功申报四川百镇建设试点镇。(彭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