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方 > 南充 > 教育 > 正文 more>>

阔别十三 营山中学学子再次考取北大

时间:2019-08-02 08:19:56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仁昌

  李小双,营山中学(以下简称“营中”)高2016级学生,2019年以699分考入北京大学。

  2019年7月31日,盖着北京大学鲜红印章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送到了李小双手里,这位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营山勤奋攻读的农家孩子禁不止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没有享受任何照顾性政策的条件下,营中的高三应届生一举考入北京大学,了不起!”喜讯传出,全县沸腾。  

李小双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

  2006年,营中学生李明敏考入清华大学。此后十三年,营中一直无缘清华、北大。十三年来,“营中人”筚路蓝缕,苦苦求索,终于再次摘取到中国高考皇冠上的明珠。

  不仅仅是毕业生重上清华、北大,2019年本科上线率特别是重本上线率,也创出历史新高。营中,向97万营山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曾几何时,当一轮又一轮优秀初中毕业生选择到外地就读,营中选择了在逆境中坚守;当千万道质疑的声音在每年六月响起,营中选择了在沉默中奋斗;当一次又一次与心中的梦想失之交臂,营中选择了在不离不弃中发愤图强。

  2014年,新一届营中领导班子发起新一轮战略突围,目标直指四川省一流名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从重视考试能力到培育核心素养,再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尊重,营中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开局:管理求变体制新

  营中牢牢抓住核心要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学校成立德育工作、教育教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宣传工作四个领导小组。以年级管理为基础,教学、德育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依托,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的学校工作思路与管理骨架得以明晰。一套科学精细的管理机制高速良性运转,一个高效务实的管理团队迸发出巨大活力。

  管理手段创新,最能激发队伍的活力。凡事公示,既推进了管理的民主科学,又充分激发了教师的内生动力。高度的职业自觉提醒每一位老师:那一份学生眼里的师者形象,不能丢、不敢丢。近年来,营中引进“极课云”大数据管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特别是大数据分析,精准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清晰展示教师教学状态,师生互促,教学相长,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推进:走出去后天地宽

  衡量一所高中学校办学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校是否为学生全面发展尽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针对“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营中找到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把营中建设成为一所德识并重、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省内知名品牌示范学校。

  营中党委书记、校长曾振宇说,“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唤醒。学校要办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培养自信、自由、自主,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刚健有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看到孩子的未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尽责。”

  “走出去,社团为引,体艺当家”。学校成立了42个社团、11个学生竞赛团队,每学期举行各种层面的体艺活动不少于20次,可以说“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课余时间,学生不再进网吧、玩手机、“早恋”,而是积极融入音乐、绘画、足球、辩论、诗词、舞蹈等各种高雅活动。美的熏陶、运动的快乐、团队的协作,既丰富了课外生活,又注入了持久的学习动力。

  “走出去,强化实践,用心体验”。学校认真执行国家综合实践课程。2017年,学校建成安全应急体验馆、生物科技园,开发创新探究实验室、3D打印室,同时与五四机械厂、东升玉帝村、书院桥社区、清水湖湿地公园等7家机械或农牧企业、3个新村、2个社区、1个生态公园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13个校外实践基地。在紧张的校园学习之余,学生有序参与社会实践,书本知识得以巩固完善,适应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走出去,强强联手,协作发展”。2014年,西南大学在营中建立“西南片区教师创新培养基地”。2015年,学校联合重庆八中等名校建立完善学生试题库。2016年,学校与成都七中合作,“在线双师课堂”首期2个班成立。2017年,学校就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与浙江大学展开合作。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企业中南集团、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文学特长生培训班落户营中。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国际高水平大学合作项目基地校”正式在营中揭牌。

  突围:加压驱动队伍强

  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办学竞争空前加剧,唯有正视坎坷与崎岖,变压力为动力,方能群雄逐鹿中立于不败之地。

  “师资是办学最核心的竞争力。立足岗位,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教师优才有学生优,队伍强才有实力强”,学校班子清醒而又坚定。

  学校制定了《营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35周岁以下及校龄不满5周年教师每周听课,每周检查教案及作业批改,每期做高考题,每期上汇报课,让年轻教师在严格的督促下,在不断的历练之中,快速地成长。

  “1+X”导师制,是效果最明显的教师培养模式。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成对子,“师傅”做什么,“徒弟”做什么,怎么评价,如何考核,均有明确规定。老教师的经验与敬业精神、年轻教师的激情与创新意识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各方面碰撞智慧,探索出了规范、高效、创新的课堂教学路径。

  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定期组织教师到成都、重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名校学习,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推行学历提升计划,培养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学习型教师。近三年来,余玲、胡绍雄、谭秋容、龚婷婷、巫佳等50余名教师在省、市、县竞教中荣获一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岁月如歌,未来风景似梦。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营中不会停下脚步。全体“营中人”将以更加铿锵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陈辉)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