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处处皆风景 绿水青山入画来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9-08-07 10:03:56编辑:张瑞玲
  走进盛夏的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各类风景亮眼,让人如在画中游。城区内,高楼林立、鲜花盛开、推窗见绿、百步入园,居民幸福感溢于言表。乡间里,荷花摇曳、瓜果飘香、鱼虾肥硕、小桥流水人家之景随处可见,村民获得感满怀。

  近年来,龙马潭区以打造全域幸福美丽新村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保障机制,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让城市形象提档升级,乡村环境优美宜居。建区以来,共实施城建项目20个,累计投资33.5亿元,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8.53%。实施重点治理项目11个,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空气优良天数达286天。蓝天、碧水、繁星,成为今日龙马潭生态宜居幸福美丽生活的点缀。

  专项落实污水治理  筑牢生态环保底线

  “咔嚓咔擦咔嚓……”7月12日一大早,在罗汉街道高坝片区雨污分流项目施工现场,几台钻井机正在忙碌地工作,尖尖的钻头正钻透街道两旁划线内的地面,为管道的铺设挖沟。另一头,挖掘机正在填埋已经铺设好管道的沟渠,整个施工现场分两班倒,昼夜施工,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为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江河,我们区正在推进场镇雨污分流二三级管网建设。”龙马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各街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实现全区场镇雨污分流设施全覆盖,收集率达90%以上。
  
  全域推进场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仅是龙马潭区推进长江大保护,全域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的美丽剪影。

  按照“前端雨污,分流纳管;途中管线,科学合理;末端排口,水质达标”的原则,龙马潭区上下联动,多点多极发力,下好防污治污“先手棋”,推进截污支管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流域治理、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农村聚居点污水治理,力争达到点上雨污分流纳管,线上雨污防渗防混,面上雨污综合治理的效果。


  5大类12个项目全面开花,预计总投入10亿元,深入推进主城区雨污分流及截污支管建设,三叉河雨污分流整治,玉带河、龙溪河、龙涧溪流域治理,乡镇污水管网、农村聚焦点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建设,龙马潭区“防污治污、综合治理”工作风雨兼程、步履铿锵。

  截至目前,主城区19.32平方公里的雨污分流及配套截污支管建设项目完成综合管网探测约91.2%,除12区项目完成工程验收外,其余分区项目正在进行设计、勘测、或进场施工。高坝片区雨污分流整治项目已完成全部二级管道8980米安装,完成三级支管管道1430米安装,完成180栋民房三级支管安装。龙溪河流域治理项目完成管道基槽开挖83522米,管道安装6558米。

  全域推进垃圾分类  扮靓城乡美丽容颜

  走进莲花池街道国美绿洲小区,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顿生舒适惬意之感。小区林荫道旁摆放着垃圾分类宣传展板,一组职能垃圾分类设备分外显眼。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箱、免费垃圾袋储存箱、垃圾积分排行榜等并排矗立,为小区1200余户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我家的积分现在有10892分啦,可以兑换更多日常生活用品啦!”7月16日,居民周文香通过扫码方式查看自家积分,看到显示屏上排名前三的数字,心情特别高兴。


  “国美绿洲小区的职能垃圾分类项目,是我们公司在川南地区的首个试点,”湖南阅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介绍说,职能垃圾分类主要通过“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管理,居民通过扫描方式丢垃圾、获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自2018年初试点以来,该小区的垃圾分类效果越来越明显。

  为激励广大小区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龙马潭区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给予每户居民每月领取免费垃圾袋2盒、不可回收垃圾换积分、高于市场价回收可再利用垃圾、排行榜表扬等激励机制推进垃圾分类。

  “现在大家丢垃圾都很积极主动,小区环境整体提升了,我们的管理任务也减轻了。”小区物业经理秦开袁说,从开始觉得垃圾分类麻烦,到不断宣传引导激励后,居民们都会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了,过去垃圾箱乱摆、垃圾乱扔、蚊虫乱飞的情景早已一去不复返,大家都愿意走出家门,在小区内玩耍,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从国美绿洲小区,到鹿港小镇小区、天然气小区,再到双加镇大冲头村,职能垃圾分类项目在龙马潭的城乡不断拓展延伸,引导激励着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改变居住环境。

  近年来,龙马潭区积极探索形成“前端户分类、终端村收集、末端街镇转运”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推进全域垃圾分类进程,扮靓城乡容颜。制定《龙马潭区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攻坚实施方案》等措施,确保垃圾分类有章可循;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共建、小手大手携手、居民鱼水共建、企业商户助力等宣传示范引领行动,为全域垃圾分类治理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行动和组织基础,确保治理扎实有效开展;以项目为抓手,打造智能化垃圾分类示范点,采用“互联网+”全智能垃圾分类模式,有效提升小区品质;采用扩建垃圾库、阳光堆肥房,配置垃圾清运车、垃圾分类桶、垃圾转运箱,落实河湖长制,打造示范点等,全面推进境内河湖区域垃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

  随着各类环境治理措施的深入实施,龙马潭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各大小市场、背街小巷全域硬化,实现垃圾收转运设施城乡全覆盖。集中打造完成空港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带、沿江生态绿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建成省级以上卫生乡镇(街道)8个。全区各街镇共配置垃圾分类桶12余万个、垃圾果皮箱4800余个、清扫保洁员1800余名、生活垃圾专职清运人员100余名、垃圾分类管理员60余名、垃圾分类巡查员210余名、各类垃圾清运车160余辆,建成垃圾中转站80余个,95%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五有”。

  深入实施“厕所革命 ”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太感谢政府了,我家没花一分钱,就完成了厕所的改造和化粪池的修建,生活变得方便多了。”7月17日一大早,双加镇大冲头村精准扶贫户张泽明起了个大早,将自家刚建好的厕所彻底打扫了一番。

  擦洗水箱、洗脸盆,清除墙砖上遗留的水泥浆……张泽明干得十分投入,脸上也堆满了笑容。“现在好了,享受国家低保政策,孩子外出务工,丈夫在家养殖,平时还在村里的园区内打工,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滋味!”


  随着张泽明家厕所改造的完成,大冲头村拉开了“厕所革命”的序幕。全面启动整村厕所(改)修建,村民们的生活将提档再升级。

  可就在几年前,大冲头村还是一个基础薄弱的省级贫困村。进村道路未硬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居民住的大多都是土坯房,用电、用气、用水都不如现在这样方便快捷。

  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过土地流转,大冲头村建起了以“十里渔湾”为核心的健康水产养殖基地9000余亩,带动100多户农户人均增收9000多元。建起以柑橘文化为主题的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3500余亩,流转土地的600余户农户每年获得土地租金近173万元。

  产业的兴旺,带来的是村子基础设施的改善、环境的整体改变、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素养的提升。

  进村公路变成了柏油路,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房,用上了天然气、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用水用电更方便,全域公交开到了家门口。村里还建起了公共厕所,新增绿化142万平方米。10个垃圾处理池、112个垃圾坑、15个垃圾房、1个大型地埋式垃圾站、多个阳光堆肥房的修建,让村民养成了不乱丢乱倒的习惯。

  新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催生了绿色发展的迷人画卷在龙马大地悄然蔓延。越来越多的村庄因产业的兴旺、生态的优美摇身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大冲头十里渔湾、长安慈竹新村、金龙曹坝新村等一批批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村庄成为泸州人休闲娱乐、垂钓采摘、赏景怡情的“后花园”。亮丽的风景也带火了乡村旅游,让村民们的收入翻番,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招牌。

  2017年,大冲头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截至目前,全区新(改)建城乡公厕21座,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25个、沼气池8760口、化粪池10000余口。建成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街道)4个、示范村28个,省级“四好村”21个,实现幸福美丽新村全域覆盖。(文图/姚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