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基层党建要求 成都走出一条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时间:2019-08-07 10:59:26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刘婷婷
 

成都开展党建引领“五大行动”,实现城市有变化,图为建设路花园式特色街区。 资料图片

  去年8月,中央党建领导小组秘书组将成都确定为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后,市委高度重视,赓即召开党建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组建专班,制定方案,把联系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扛在肩上、全力推动。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基层党建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新工作推进方式,探索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城市基层各领域延伸,不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上取得了新进展。

  如今,成都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让许多基层治理中的难题迎刃而解。

  落实新思想新理念

  完善党委领导社区发展治理新体制


  市委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系统学习新思想、分类研究新思想、对表贯彻新思想,创新领导体制、健全推进机制,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协调有序的新格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

  对表落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理念,从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着力,从社区着手,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为路径,把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系统性整体性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在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体制方面,围绕破解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难题,在市县两级党委序列设立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社治委主任,组织部分管基层党建的副部长兼任常务副主任,明确了组织部抓组织体系建设和组织力提升、社治委抓整合资源和专业服务的职责分工,初步建立起党委统揽、专门机构牵头、职能部门配合、各级党组织联动、群众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新体制。

  与此同时,全面做实基层党建推进新机制,完善示范带动机制,重点培育13个示范街道、337个示范社区和220个示范小区,初步建成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整体提升。优化激励保障机制,改进15.9亿元社区保障激励专项资金使用程序,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投入到服务群众项目和基层治理创新。建立基层人才培育机制,打通社区工作者职业上升通道,建立待遇增长机制,新培育中级以上职称专业社工2800名。

  建强基层组织体系

  健全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格局


  市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找差距、抓落实,制定《城市基层党建实施方案》和《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机制的意见》,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建强四级联动的“动力主轴”,全覆盖建立四级班子联系下级党组织制度,出台《党建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压紧压实区、街、社、小区四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在“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30条”的基础上,配套制定6个支撑性文件和22个操作性文件,初步构建起“1+6+N”政策体系;健全定期调度通报、动态管理、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制度,一季一督导、半年一拉练。

  强化互联互动的“条块协同”,开展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产业园区集中建党行动,扩大党的组织、工作、活动覆盖,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兼职委员为支撑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双向考评机制,把3.2万个驻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力量整合起来, 充分释放城市基层党建外溢效应。

  推进党建统领的“网格融合”,通过网格党支部对基层多张网格力量进行再组织,推动党员队伍、基础网格、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信息平台“五大融合”,整合25个部门分散下沉的资源力量, 赋予社区党组织统筹调度网格人员、资金的权力,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管理”。

  提升城市基层组织力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


  如何从基层党建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入手,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小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推进街道职能转变,发挥好“龙头”作用。制定《深化街道职能转变的措施》,优化街道内设机构设置,推动招商引资职能向66个产业功能区和专业招商机构转移,让街道更好地服务营商环境建设。推动综合审批服务和执法力量下沉,赋予街道建议、参与、调度、管理、考核“五权”,升格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让街道更好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全市118个街道将在8月底前全部改革到位。

  推广社区党建“五线工作法”,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落实“社区减负十条”,开展标语标牌专项清理行动,社区证明事项从313项缩减到15项。同时,以党组织为纽带,组织党员线、自治线、社团线、志愿线、服务线五条战线上各方力量共同发力,把分散在各领域各类组织的党建资源整合起来,让8.2万个基层组织成为利益共同体。

  创新居民小区党建“五步工作法”,发挥好“神经末梢”作用。以找党员、建组织、优机制、抓服务、植文化五个步骤,把支部建在小区上,把党的工作延伸到院落楼栋,推动党的组织网络、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小区、服务居民。去年以来,新建4328个小区党组织,解决了环境维护、物业矛盾等群众反映的难题,化解纠纷2.3万起。

  以人民为中心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委把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作为工作重点,聚焦“有感发展”,提高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开展党建引领“五大行动”,实现城市有变化。整体谋划、区委统筹推动、街道党工委组织实施,开展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区创建等“五大行动”。目前,已改造城中村3.7万户,整治背街小巷1943条,打造特色街区110条,新建社区绿道 1096公里,实现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治理优势。

  推动党建引领载体重构,实现社会有认同。全覆盖推进街道党群服务综合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院落党群服务站和商圈楼宇、园区市场等党群服务站的“3+X”党群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打通党建、政务、城市管理等多个系统,建成“天府市民云”线上服务平台,集成40多个部门181项服务,注册用户超过217万,累计服务5800万人。

  强化党建引领精细服务,实现市民有感受。开展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建立以党组织为主导的“社区发现、街镇呼叫、部门响应、协同整治”工作机制,问题解决率超过98.5%。聚焦居家养老难、儿童托管难、市民停车难等家门口的实事小事,通过政府主导、商业化逻辑、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初步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和幼儿托管服务全覆盖,新纳入共享车位1.4万个,新建社区食堂200个。

  创新党委领导城市治理的领导体制,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有效路径,办好一批群众期待的民生实事……成都实现了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目标。万人问卷调查显示,95.8%的群众认可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96.6%的群众表示社区环境面貌发生可喜变化。(记者 王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