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都 > 评论 > 正文


居民楼沦为公厕,别让臭味熏坏民意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19-12-31 11:07:36    编辑:田佳平


  近日,北京市地坛北里3号楼7单元的居民钱先生向社区报东城分社反映,自家单元楼门禁长期损坏,经常有非本单元居民进入且在楼道内小便,对楼内环境和居民心理造成恶劣影响。向市政、城管等多个部门反映后,问题仍未能解决。(北京青年报12月30日) 

  据了解,该居民楼内即便装了摄像头,也挡不住少数人的肆意妄为。老旧居民楼的随地大小便问题,实际上是破窗效应的现实写照,不是仅靠宣传警告便能彻底根治的。家门口遇到不文明现象,看似小事,却也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当地有关部门如果拿不出硬措施,又何谈“为民服务”? 

  随地大小便既是失德,也是违法。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有人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 

  如果居民能提供监控记录,有关部门就可以依法寻迹,找到不文明人士进行处罚。不难猜想,个别部门正是因为担心行政处罚动用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进而畏手畏脚,对居民诉求置若罔闻,才会导致不文明现象难以杜绝。法规的强制性体现在惩罚力度,对不文明现象不能跟踪惩罚,又何谈法纪的严明? 

  实践证明,不文明行为如果得不到根治,便会向外传播扩散,影响附近的社会秩序。从地图上看,北京市地坛北里3号楼靠近市场,靠近医院,靠近小学,靠近中学,所属地段来往人流较多。如果该居民楼装了门禁,难保不文明行为会在周边出现,潜在负面影响得关注。有关部门应拔高站位,紧前跟踪处理,防范问题的扩散。 

  俗话说“人有三急”,在现代社会,如果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厕所,想必他们也不会在摄像头下解决。解决问题的思路,除了进行严厉的处罚,也可以增添一个公共厕所,引导不文明人士文明如厕。我们国家推动实施“厕所革命”,就是为了提高居民文明生活质量。不文明现象背后的现实需求,也应该得到重视。 

  解决随地大小便问题,不需要动用十分专业的行政执法力量,无论是市政、城管还是环境卫生管理局都有责任和能力维护公共秩序。居民多次反映问题,不说能从始至终跟踪解决,至少能提供解决的思路,帮助联系和寻求对口的管理部门。诉求虽小,但长期反复忽视,在群众眼中就是懒政怠政的表现。 

  是否有能力搞好居民门前的卫生问题,关乎政府的形象、党的形象,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能立即动手,莫让居民生活在臭气之下。(严奇)

‖ 专题活动

微信扫码
网页右上角按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