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裕国 张文 宋豪新
10年沧桑巨变,曾经的汶川特大地震废墟上,如今立起一座座繁荣的城镇和村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持续兴旺,生态环境改善,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美好,都是万千巴蜀儿女用一点一滴的奋斗凝聚而成。
5月,记者走进昔日的地震灾区,听这里的人们讲述一个个奋斗的故事,倾听砥砺奋进的新时代强音。
夯基础,再造锦绣巴蜀
细雨绵绵,走进绵阳唐家山堰塞湖,这个10年前让多少人揪心的地方,如今俨然一幅美丽画卷:300米长的红色钢架桥梁横贯两座大山,桥下湖水清澈如镜;湖区两条蜿蜒10多公里的柏油路,连通3个乡镇和30多个村子,串联起周边的旅游和农业产业。
数百名建设者夏顶烈日、冬迎寒风,在桥梁工地奋战3年多。望着接近尾声的工程,满头银发的桥梁专家郑群、年轻的北川县交通局干部顾晨建向记者表示,亲身参与交通基础建设,见证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振兴的历史性成就,是人生中倍感骄傲的经历。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的佳山村,坐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半山腰上。村党支部书记王朝运介绍,地震前的佳山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恢复重建中,湖南省的援建队伍帮助修建了一条3公里长的导洪沟,将山下的河水引到半山上,兴建的大大小小蓄水池和灌溉管道相结合,让村里的田地实现了精准滴灌。“村里的10公里主路也是湖南援建的,硬水泥路,能跑小皮卡!”
与佳山村相隔不远的汶川县雁门乡芤山村,宽阔的水泥路也通向家家户户。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波介绍,恢复重建时,村民不等不靠,投工投劳,把以前的水泥路修复并扩展为双车道。
震后1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以铁路为例,运能、运力实现了质的飞跃:2009年9月,成遂渝动车开行,四川迈入“动车时代”;2010年5月12日,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正式通车,为极重灾区都江堰市奠定新的发展基础;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开跑,形成快速、便利的北上出川大通道,助推“蜀道难”变“蜀道通”。
此外,汶马高速、雅康高速、绵九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建成3200公里地震灾区公路网;新改建农村公路8700公里,实现灾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震后第一个五年,四川综合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7183亿元,是此前5年的3.7倍;震后第二个五年,全省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其中铁路基建新增营业里程2918公里。四川实现了从全国路网的“西部终端”向“西部中枢”、从“内陆盆地”向“西部门户”的重大转变。
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一大批关系灾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全国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在北川县拔地而起,成为灾后重建的标志性工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10年来,地震灾区电网建设投入达606亿元,年用电量由2007年的260亿千瓦时增至2017年的549亿千瓦时,是震前的2.11倍。
“闸门关闭,开始蓄水!”去年7月28日,什邡市八角水库顺利完成闸门安装,水库具备初步的工程蓄水条件。这意味着在明年底前,当地20多万城镇居民将喝上清澈甘甜的“冰川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得到保障。“为保证工程进度,工人们每天头顶烈日建设,几乎每个人都晒脱了皮。”工程相关负责人李丹说。
砥砺奋进,硕果累累。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四川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7年的3.2倍、5.4倍、4.1倍和5.1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278元和14092元,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
兴产业,奏响富民强音
“去年青红脆李卖了6万多元,甜樱桃卖了8000多元,就连初挂果的红富士苹果也收入近万元。今年我和老伴准备去香港旅游!”马永彪是土生土长的佳山村人,响应当地调整产业结构的部署,家里10亩多地种满了果树。
震后,阿坝州为包括佳山村在内的所有贫困村量身定制发展规划,鼓励村民在闲散土地和荒地栽种适宜生长的樱桃、李子、苹果等特色果树。今年5月,理县联通公司投资近60万元,在佳山村建起网络基站,村里组织村民学会了用微信等途径推广自家农产品。
“村里现有花椒基地360亩,花椒树苗3万余株,年收入300多万元。”茂县白溪乡杜家坪村村主任杜晓浪介绍,地震前,杜家坪村的收入主要靠种玉米、土豆等,这些年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参股等方式发展花椒、果树以及林下种植,2017年全村产业总收入43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青川县东河口村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受伤的村民何清宝在医院康复后回到村里,同大伙一起恢复重建,几年下来,东河口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新村。2014年,何清宝下定决心,从养猪开始搞产业,不到两年时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去年又出栏了60多头猪,纯收入5万多元。村里的茶叶、药材等产业也都发展起来了。何清宝斗志昂扬:“撸起袖子加油干,东河口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已是四川地震灾区的寻常景象。
走进绵竹市年画村,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游客骑游绿道,闲坐乡村咖啡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园,体验乡村旅游乐趣。
今年50岁的殷万能,地震后回乡创业,如今他的殷牛排火锅店小有名气。“党和政府给了灾区很多支持,我开店投资只用了一万元,没想到现在一年就能赚十几万元。”绵竹市去年接待游客超过530万人次,预计今年将突破700万人次。
同样“没想到”的,是绵阳江油市大康镇官渡村村民魏水琳,“没想到种花也能有这么好的收入。去年我在百合花博览园单靠采摘鲜花和务工,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
2014年,江油市利用大康镇野生百合原种优势,建成亚洲最大的百合种球繁育和批发中心,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百合公园”。
在全部完成工业、特色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恢复重建项目基础上,四川灾区特色优势产业顺势而起。东方汽轮机厂德阳基地在震后第五天即恢复生产,震后80天新基地破土动工,震后两年建成新东汽。四川还对原有分散、落后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转型,新建什邡北京、北川山东、青川浙江等产业合作园区、特色园区,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灾区各地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59个,天府源、蜀道、广元七绝、巴食巴适、净土阿坝、蒙顶山茶、平武中蜂等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强生态,蹚出发展新路
走进群山环抱的北川县曲山镇东溪沟村,满目青翠,蜂飞蝶舞。
老支书朱华银是东溪沟村灾后重建的带头人。他告诉记者,地震让村子面目全非,村民全部异地安置。在县城住上新家的东溪沟人,一刻也没有放弃村子生态恢复和建设。通村的桥损毁了,村民们架起溜索桥,在朱华银带领下,背着树苗从溜索桥过河,栽树、补苗,硬是把20多万株沙柳栽在了山坡上。
村里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绿林之下,种上了魔芋、山药等,土鸡、跑山猪、蜜蜂养殖已成规模。如今的东溪沟成了绿色家园,30多户村民返村安居。
东溪沟村是北川县打造生态宜居家园的一个缩影。行走北川,天蓝水清,新县城的红梅花、九皇山的辛夷花、禹里镇的珙桐花、墩上乡的桃花竞相绽放,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心醉。
“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画,说的就是我们青川!”青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谌利民一脸骄傲。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老谌时常跟保护区里的珍稀动物打交道。
青川县始终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恢复重建、发展振兴的各个领域。在原址上重建的新青川县城,街道整洁、道路平坦,居民小区大多被公园、广场环绕,花草芬芳。目前青川已基本实现环境生态化,城市绿地率达39%,人均绿地面积10.5平方米。
从青川一路往南,记者来到什邡市穿心店磷石膏堆场,眼前河水潺潺,脚下绿草如茵,身后青山幽幽,微风袭来,湿润清新,丝毫未见尘渣漫天的景象。
什邡境内有7处磷石膏堆场,仅位于蓥华镇穿心店处的堆场占地就超过150亩。磷石膏堆场的有效处理是业内公认的难题,也曾是什邡当地及周边群众的烦心事。
什邡市委书记季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什邡彻底停止审批产生磷石膏的生产项目,关闭和淘汰一批产生磷石膏的企业及生产线,同时引入企业对磷石膏综合利用,成效显著。今年4月,全国磷化工行业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措施现场会走进什邡。
四川地震灾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地灾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累计建成林业产业基地1273万亩,全面完成林草植被恢复448.8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48.65万亩。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灾后恢复重建中,四川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卧龙、九寨沟、王朗等保护区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范本。
惠民生,好事办进心坎
漫步汶川县威州镇阳光社区,居民们三三两两在小广场上“摆龙门阵”,几个小朋友在广场中央嬉戏。
记者和一位名叫苏清文的老人攀谈起来。“小区旁边就是县医院,我和老伴看病方便;配套的幼儿园、小学质量也很好。”苏清文是位退休教师,小区还在建设阶段,他就看上了这里,如今孙子孙女都进了小区旁边的小学、幼儿园。
阳光社区是汶川县城灾后恢复中建设的综合示范社区,集居民安置、公园绿地、感恩文化、地震遗址等为一体,现有1700多户、5000余人。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泽云坦陈,社区成立之初,因居民结构复杂、遗留问题多,有效管理一度成了老大难。
以问题为导向,社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每年与乡镇签订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群防群治,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构建起综治工作快速反应机制。阳光社区由此走上规范化治理之路,今年前4个月,社区可防性警情同比下降80%。
和苏清文老人一样有着满满获得感的,还有都江堰市壹街社区的居民。社区党委书记王利告诉记者,壹街社区是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项目,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
记者在社区看到,这里有机融合了川西田园风貌和上海里弄风情,院落围而不合,街道通而不透,城区与自然相互融合、历史与现代相互并存、生活与就业相互兼顾。山、水、城、林、堰、桥、湖融为一体,环绕社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
壹街社区还配套建设了5万多平方米的“两馆三中心一院一校一园”等公建项目。文化馆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了蜀绣设计创意制作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帮助儿童及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
四川坚持民生优先,在灾区恢复重建各类教育机构3340所、医疗服务机构2032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115处、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项目4379个,帮助157.5万因灾失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学校、医院设施装备明显改善,抗震标准比当地民用建筑提高1度设防。
傍晚,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金光村日间照料中心里,年近古稀的王兴富老人坐在树荫下喝茶休闲;活动室里,十多个老人正下棋打牌、翻阅书刊,怡然自得。5年前,镇里投资近40万元将一处建筑改建为280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设置了阅览室、休闲娱乐室、医疗室、淋浴室等。村里有专人为老人烧水送茶,还聘请了医生为老人看病。
如今的安州区,办理业务窗口单位服务快捷高效;休闲娱乐有免费公共文化场馆;市民出行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如果需要帮助,志愿者热情温暖……
四川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体现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修复加固365万户受损城乡住房,新建26万套城镇住房,全面完成150万户毁损农房重建,保障541万户、1200万城乡受灾居民“家家有房住”,建成“三川两镇”(北川、汶川、青川、映秀、汉旺)等38个重点城镇,打造了汶川水磨、绵竹大乘、什邡马祖庙等特色鲜明的示范村镇。
江油市、罗江区等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苍溪县文家角村、芦山县青龙场村等6个乡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汶川水磨镇还荣膺“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奖”。
10年恢复重建、振兴发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写在灾区人民的一张张笑脸上。巴蜀儿女豪情满怀,携手同行,阔步走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