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投稿邮箱: zgwjxtfcxsq@163.com
当前位置:城乡社区 > 社区人物推荐 > 详情
少时兴趣老来用 他用镜头记录社区发展

时间:2018-11-13 15:34:51   |   来源:成都日报   |   编辑:李丰材


 


    为了充实退休后的生活,大部分老人退休后都会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画画、有的集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然而,家住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紫薇社区的唐远明,自年轻时就喜欢上摄影,至今整整40多年。今日,将带着金色岁月的广大读者走近唐老师,一起聊聊他与摄影的不解情缘。

    年少气盛 自制相机开启摄影生涯

    “我对摄影情有独钟!”谈起自己的兴趣爱好,唐远明的脸上写满自豪。唐老师回忆,他第一次接触相机是上世纪70年代,一款俄罗斯的相机,独立快门、独立光圈,与现代相机根本无法比拟,却让唐远明一见钟情。“我的第一部相机是我自己做的。”任何艰苦的条件都无法阻止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从见到那款俄罗斯相机后,唐远明一心想独立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相机。于是,唐远明各家各种捣鼓、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根据小孔成像原理,终于自制了一部相机,开启了属于他的摄影生涯。

    直到1976年,唐远明终于买了一部海鸥120相机。当初经济条件差,摄影成本高,胶卷、药水都需要钱。老百姓流行一句话,“想败家学摄影。”无奈,唐远明已经迷上了摄影。工作之余,总在不断研究。为了节约成本,他从不到外面冲洗照片,自己在家倒腾了一个暗房,并学会自配药水。“经常买过期的胶卷和相纸来练手。”唐远明回忆。

    从黑白胶卷到彩色胶卷,从海鸥120相机到135相机,再到全自动相机,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唐远明摄影的技术也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同事朋友都推荐他的照片,上世纪90年代初,经常参加全国各地投稿摄影,自然也获奖无数。

    老有所学

    自我约束提升技艺

    “用胶卷的时期,大多是人物摄影,舍不得用胶卷照风景。”唐远明特别感谢数码相机的发明者。他说数码相机弥补了他摄影作品的诸多遗憾,“可以想拍啥就拍啥!”

    退休后,时间变得更充裕、自由。唐远明对摄影的痴迷有增无减,他每周至少花3天左右的时间在摄影上。一边参加芳草街街道办事处举办的老年摄影角,定期上课;一边与喜欢摄影的老同学组建了摄影队,集体外出写生交流。

    摄影不只是拿个相机四处乱拍,还需后期处理。为提升作品质量,唐远明特意报班参加数码相机后期处理与制作。此外,他除了平日里要不定期与其他摄影爱好者一起近郊拍摄外,他还会每年分春秋两季,远行采风,国内、国外很多地方留下他的足迹。

    退休后,时间充裕,精力充足,唐远明的作品质量也日益增长。然而,他再没有参加过摄影比赛。对此,他说,年轻的时候,认为获奖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看得挺重。如今,摄影对他而言,就只是个人兴趣爱好。“个人爱好变得纯粹、简单,这种感觉挺好!”

    老有所为

    悦心公益服务社区

    近年来,唐远明频繁出现在街道及社区的各项活动中,用镜头记录了社区及街道的各项活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做一个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退休生活中,唐远明夫妻二人常年活跃于各个文体队伍,妻子彭洪蓉老师同时也是社区柔力球队、书画协会的主力骨干。期间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忙着组织活动之余,还举着手机拍照存资料。于是,他主动承担起社区所有活动的摄影工作。渐渐的,找他摄影的社区越来越多,越来越忙。

    唐远明老师说,“锐意进取砥砺奋进的芳草,搭建了群众文化艺术学习与展示的平台,我有幸参加了芳草摄影队的学习,让我在退休生活中学无止境,不断地提高了摄影技术。不断提升我的服务意识和愿为大家庭建设出力的自觉行为。”

    退而不能休,休而不能闲。闲而有所为,为有心愉悦。悦心公益事,老而有所为。唐远明老师始终秉持这样的人生信念。

    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在唐远明夫妻身上,仿佛看见了生活在芳草街街道居民的幸福而舒适的老年生活。

    本报记者 邓婧

    图由唐远明提供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