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 正文 more>>

问答之间,感受天府之国发展魅力——四川代表团开放日侧记

时间:2018-03-09 09:25:5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张林

  3月8日上午,四川代表团开放日,媒体记者正在向代表们提问。川报集团特派记者毛漫丁摄

  3月8日,对四川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去年的这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发表了重要讲话。一年后的这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举行;同一天,九寨沟景区也“补妆”归来,部分景观恢复开放。

  参加开放日,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路透社、共同社等50余家中外媒体的130余名记者聚集到四川代表团驻地。热问热答间,一年来四川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正在蓄积的蓬勃生机,让记者们频频点赞。□川报集团特派记者林凌阳帆

  共同关注:对标要求,四川怎么干

  连续多年参加四川团开放日活动,光明日报记者李晓东今年特别关注生态保护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时,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求。“对标总书记要求,四川下一步有何新举措?”李晓东极感兴趣。

  对标总书记要求,四川怎么干、如何抓落实?这是媒体记者们共同的关注。

  “四川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下一步有何新举措新安排?”“作为全省‘一号工程’,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还会有什么新动作?”“如何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天府新区打造成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不仅仅国内媒体。柬埔寨华商日报记者刘晓光对四川也表现出极大兴趣。他说,今年是中柬两国建交60周年,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省份,四川如何推动和柬埔寨之间的文化商贸交流他最为关注。

  真切感受:开放的四川日新月异

  念兹在兹,唯此为大。脱贫攻坚是四川“头等大事”。

  “既要提高脱贫质量,更要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人民日报记者齐志明认为这样的回答“说到了关键”。在他看来,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是“硬骨头”,要啃下这样的“硬骨头”,来不得形式主义和半点松懈,“有开诚布公的态度、有精准细化的措施,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充分体现四川的担当。”

  问答之间,感受各不相同。15和8——对代表回答中的两个数字,新华社记者吴文诩记忆深刻:在全面创新改革中,四川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川人精神,完成15项授权先行先试任务,全国首批推广的13条经验涉及四川的有8条。

  “这是四川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的一个折射。”长期关注四川的他看到,这几年,四川一手抓落后产能淘汰、一手抓高端现代产业培育,全面创新改革更是被确定为引领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越来越多高新企业在四川集聚,越来越多的人才也流向四川。”

  “加快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端成长型产业能级”“建设国际门户枢纽”“确保天府新区全域生态用地不低于70%”……

  对于四川天府新区,这样“有规划可期待有措施可落实”的回答让经济日报记者刘畅充满期待,“不仅仅是对天府新区,而是对整个成都和四川。”刘畅说。她注意到,过去5年,四川省经济年均增长8.5%,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她对四川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热情邀请:欢迎大家常来四川看看

  距离北京千里之外,九寨沟景区“补妆”归来,景区部分景观恢复开放,让今年的3月8日对于四川又有了新的“意义”。

  九寨沟怎么推动高质量重建?开放日上,媒体抛出话题。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是我们的目标定位”“今年所有重建项目全面开工,计划投资38.46亿元”“抓好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遗产点保育,加强震损林草湿地和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修复”……听到这些回答,俄罗斯商务指南报记者王美秀动情地说:“等九寨沟全部恢复重建时,一定要去看看。”

  好山好水好四川,不只有九寨。每一位代表回答结束时,都会向媒体朋友发出热烈邀请:“欢迎大家到天府之国多走走多看看。”

  中非日报记者许自树常年在马达加斯加工作,但他认为自己算是“四川通”了。从2004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要到四川一趟,成都、绵阳、西昌,还有丹巴美人谷、大巴山区等地,“每年来,四川社会发展都有新变化,每次都能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四川,这样的新变化让海外华人华侨也非常自豪!”

  活动现场,一套手绘明信片更是受到大伙儿的热捧。以15个城市地标性建筑为主体,这套名为“非一般四川新地标”明信片全部是四川的小朋友所绘,通过AR技术扫描明信片上的内容,还可欣赏相关城市的宣传片。

  “四川这两年的变化都被孩子们画进了明信片。”许自树操着一口浓厚的闽南口音,向记者指出明信片中他去过的市州。

图片新闻
一周图集精选 | 图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