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 正文 more>>

扎牢制度“篱笆”让农民工领钱不愁

时间:2018-02-06 09:27:05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张林

  法的引领

  探访雅安“民薪工程”

  □本报记者 钟振宇 游飞

  2月5日下班后,48岁的钢筋建筑工何平,和几个工友邀约到雅安市中心的商业街区,“要过年了,买点年货带回内江老家。”他笑着对记者说,虽然每月10日才发工资到银行卡,但他一点也不担心领不到薪水,一些工友甚至放放心心提前回家过春节。

  何平此刻轻松的心情,得益于当地的一项法治特色创新项目——“民薪工程”。工程起源于“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高峰时期。当时,推进灾后重建,需要的农民工人数为正常年份的4倍,重建任务重、时间紧,如果没有一套强有力的措施,极易发生欠薪、逃匿、农民工集访等情况。如何才能让农民工按时领到工钱?雅安市认为,必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办法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治理。

  “民薪工程”在探索中应运而生:当地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发放制度,记者走访雅安市多个工地皆看到,为保障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发放,每个工地都设置工资支付公示牌、劳动保障维权告示牌;建筑施工承包企业均要编制用工备案表、考勤表和工资表,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此外,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施工企业在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前,就必须在银行设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等。多管齐下,扎紧了防欠清欠制度“篱笆”,几年重建中,雅安没有发生一起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影响项目工程进度的事件。

  重建中的“法治引领”理念,在雅安各地传承延续、生根发芽。记者在汉源县看到,当地种植特色果蔬达66万亩,为有效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司法局成立了汉源县果蔬产业法律服务中心,建立果蔬产业矛盾纠纷化解人才库,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自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处理调解案件20余件,接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整体步伐

  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我省着力将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到2018年依法治省工作中,聚焦全面创新改革、扩大开放、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完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法规制度;进一步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