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确立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

时间:2018-08-30 13:20:03 来源:中国网 编辑:刘映红
  8月28日至29日,阿坝州召开州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共阿坝州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决定》和《中共阿坝州委关于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决定》,两个《决定》围绕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提出紧紧围绕“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着力构建“一屏四带、全域生态,三地共建、五业同优”发展新格局,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阿坝贡献。
 
  据悉,“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即: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早日建成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就是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持续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以增强“五个认同”为主线,以“七进”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和拓展创建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建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全面建成具有全国综合示范效应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就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为抓手,正确处理生态与发展、生态与民生、生态与稳定的关系,认真落实“一增一减”原则,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齐下功夫,大力做好“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三篇文章,实现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产业更加兴旺,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全国典范;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就是坚持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全州民生建设、跨越发展、社会治理的先导性工程,着力优化旅游布局结构、做靓阿坝旅游名片、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形成“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的发展格局,让旅游业成为全州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家园,就是以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尊重自然生态原真性、保护山水生态基底、延续河网水系格局、严守耕地保护生态红线、落实各类保护功能区域,坚决抓好全域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释放阿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推动全州生态城镇与生态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成为各族人民诗意栖居的生态美丽家园;建设和谐幸福家园,就是以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抓手,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坚决维护社会持续稳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增强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全州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成为社会安定有序、民族团结融洽、宗教和睦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幸福家园;建设富裕小康家园,就是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处理好“脱贫”与“奔康”关系,聚力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认真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努力让农牧民群众享受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村村产业强、户户就业稳、家家收入多的富裕小康家园。
 
  加快构建“一屏四带、全域生态”发展新格局,“一屏”,按照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定位,以森林资源、草原湿地、冰川雪山、河流湖泊为重点,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与治理,提升水源涵养、水文调节、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功能,建设“天蓝、水绿、山青、土净”、风光优美、生态功能突出的全域生态屏障,全力维护成都平原及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四带”,按照“区位相邻、资源相似、功能相近”原则,把全州划分为“西北草原特色产业示范带、西南清洁能源产业示范带、东北精品文化旅游示范带、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切实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全域联动发展格局;“全域生态”,在尊重和保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的基础上,科学处理有增有减、有调有优、有控有转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示范,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活低碳化,积极创建生态脆弱区综合修复治理典范、川西北高原生态系统保护提升典范、创建世界自然遗产地灾后恢复振兴典范。
 
  全力培育“三地共建、五业同优”产业新体系,聚焦“全域旅游、特色农牧、清洁能源、民族文化、‘飞地’经济”五个主攻方向,坚持五业同优、竞相发展,努力建成国际生态文明旅游目的地、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全力发展全域旅游产业。优化旅游布局结构,加快推进九寨沟—黄龙“九环线”旅游恢复振兴、四姑娘山-卧龙“南环线”旅游完善提质,加快打造“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深度打造“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路,着力建设最美G317藏羌文化走廊,全面构建“全域景区、四季畅游”生态文化旅游格局。全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坚持“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响品牌”思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加快建设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重点开发高原牦牛、藏系绵羊、阿坝中蜂、酿酒葡萄、特色果蔬、优质青稞、高原青油菜、品质藏茶、道地中藏羌药材、野生食用菌等十大特色产品,建成一批现代综合农业示范园、中藏羌药材生产基地、饲草料基地、林下特色种养业基地,打造成都、重庆及周边城市“菜篮子”“果盘子”优质供给地。全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依托水、光、风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大渡河“两库八级”开发,抓好双江口、巴拉、建科等大中型水电项目;稳步推进阿坝、若尔盖、红原等县实施集中式光伏开发;积极谋划风电开发,开展松潘、若尔盖风场建设试点;全力抓好“电力高速公路”建设,打通电力外送出口,积极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建成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全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聚合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重点依托建设壤巴拉文化产业园、映秀东村文化产业园、中国古羌城文化产业园、九寨沟演艺产业园等,发展壮大文化创意、民族演艺等产业,鼓励开发人文教育、文旅产品、民族工艺等文化产业项目。全力发展“飞地”经济。扎实推进成阿工业园区扩区强园、德阿生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把成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民族品牌园区,把德阿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锂产业示范园区。(王涵希)
 
下一篇:最后一页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