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成都 > 正文 more>>

成都计划“四步走” 到2050年迈向“城市=公园”之路

时间:2018-05-12 10:14:2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映红


全国首个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在天府新区挂牌
 
  田园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直在探索中前进,而如今,天府新区将引领全国探索新时代下的城市新范式。5月11日,全国首个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在天府新区挂牌,该研究院将通过系统开展理论研究与规划探索,为建设公园城市支撑服务平台。当天下午,研究院举行了首场公园城市规划专家研讨会。
 
  公园城市≠公园+城市
 
  作为一个全新概念,“公园城市”究竟包含哪些要素?与过去所提的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有何不同?
 
  在当天的挂牌成立仪式上,该研究院智囊团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这样释疑:公园城市不仅仅是“公园”和“城市”简单的叠加,也不是简单的在城市里增加公园面积,而应当包括公、园、城、市四个字所代表各自领域的总和。
 
  其中,“公”代表公共,强调公共交往功能;“园”代表生态,强调生态系统;“城”代表生活,强调人居与生活;“市”代表生产,强调产业经济活动。因此,可简言之为“一公三生”。
 
  “公园城市并非单独追求绿、实现美就够了,而是要做到上述四个领域功能相互之间配比性好、复合性高、系统性强的统一整体更是新范围状态,是新时代的城市新范式。”吴志强说。
 
  而在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看来,公园城市吸收了田园城市、生态城市等理论的思想精华,比花园城市更具有人文意蕴,比园林城市具有更多的自然风味,比生态城市具有更多发展特性。
 
  据了解,为高起点、高水平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新挂牌的公园城市研究院将主要承担“开展公园城市研究、规划和咨询,加强公园城市交流合作与宣传推广,建设公园城市支撑服务平台”等职能。研究院还将与联合国人居署、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腾讯云研究院等六家研究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公园城市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城市发展研究智库。近期,研究院就将启动公园城市内涵的研究、公园城市指标体系的国际经验与趋势研究等首批八个重大课题研究,为公园城市理论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四步走” 引领成都迈向“城市=公园”之路
 
  公园城市究竟应该怎么建,这是当天研讨会上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教授看来,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创建优良的人居环境,而这与城市密度密切相关。“天府新区有很大发展空间,公园城市建设应在现有条件下提出适宜的密度,涉及领域不仅是生态环境,同样还有交通组织方式、公共服务配置模式等。其中一个指标就是提升人均公共绿地,对老百姓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拥有良好的基础,这是吴志强对成都的建设公园城市的肯定,但与此同时,成都也有不少需要提升的空间。在他看来,成都在“一公三生”的每个领域都做得不错,但却没有很好地统筹起来,“比如一些生态好的地方活力却不够,一些活力够的地方生活配套又显不足等,率先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是要向世界提供范式,因此成都还有很多事要做。”吴志强说。
 
  对此,他对成都公园城市的建设也给出了“四步走”总方针的建议。第一步,即当前-2020年,实现全域增绿;第二步,即当前-2030年,实现全绿提质;第三步,即当前-2035年,实现全方为民;第四步,即当前-2050年,实现全面永续,通过“四步走”引领成都迈向“城市=公园”之路。
 
  据悉,借助研究院的成立,专家们将尽快梳理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在理论上形成重大突破,为规划建设工作尽快提出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核心区发力 天府新区5年内建成基本骨架
 
  据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计划,至2022年,天府新区核心区公园城市全域生态骨架将基本建成,公园城市形态初步呈现,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未来的公园城市,应当具有山水相依的城市风采、城乡融合的城市气场和人文共生的城市灵魂,通过内外兼修,全景塑造公园城市独特韵味。”该负责人说。
 
  据悉,天府新区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公园城市,规划形成“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五级生态文化景观结构和天府中心“一轴一廊一核三区”、天府鹿溪智谷“一河三湖一心三极”空间布局。“一带一路”产业功能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功能区产业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推进。
 
  此外,天府新区将规划布局西部国际博览城、国际会议中心、天府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一大批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按照服务半径500米~600米的标准,构建118个基本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生活圈”,实现城区覆盖率达100%。(记者 陈碧红)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