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 正文 more>>

成都发力全力支持新经济发展 市新经济委全面解读

时间:2017-12-14 09:35:16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张林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势头正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经济”带动下的新产业正在成都蓬勃发展,其活力与能量超出想象。而这种“新经济”的生长壮大离不开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11月30日,我市正式印发《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市新经济委主任张新宇在发布会上对该《意见》进行了全面解读。

  该《意见》主要有“总体要求、发展重点、创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营造有利于新经济企业发展的生长环境、构建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要素生态和供给体系、保障措施”六个部分共27条,不仅包含我市新经济发展的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空间格局,也包含支持新经济发展的18条具体政策措施。张新宇认为,“该《意见》是我市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新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制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新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关键词1 成都目标

  建成最适宜

  新经济发育成长的城市

  当前,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抓的热点,更是关注的焦点,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张新宇表示,“在综合研判国内外新经济发展大势,立足成都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意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确立了我市新经济发展目标。”

  “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张新宇认为,“这个定性目标明确了我市新经济的发展定位。”他表示,这是成都对新经济的整体谋划,在全国都独具特色、体现了成都的雄心和抱负。

  定量目标则明确了我市新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到2022年,新经济成为成都经济增长新动能,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新经济企业发展到10万家以上,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此外,《意见》还围绕创新创业创投良性互动,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在创新方面,创新服务机构数发展到400家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件,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3%,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2.1%;在创业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年均增长20%以上,科技创业者规模突破28万人;在创投方面,新设立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100只以上,私募股权投资实缴规模超过2100亿元。

  关键词2 成都释义

  六大形态

  七大应用场景 “7+N”空间版图

  北京以创业为核心引领全球产业变革,上海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深圳构建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而新经济的成都特色是什么?《意见》提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形态”,并细分各形态的代表性产业。具体来说,发展数字经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软件、信息技术硬件领域。发展智能经济,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卫星及应用服务领域。发展绿色经济,聚焦绿色能源生成转化、绿色产业、绿色生活领域。发展创意经济,聚焦创意产业、创意设计、创意体验领域。发展流量经济,聚焦新金融服务、生产流通、经贸合作、网络社交领域。发展共享经济,聚焦生产服务模式创新,流通服务模式创新、消费服务模式创新等领域。张新宇表示,“六大形态”是全国首创,也是现阶段我市对新经济发展的“成都释义”。

  脱离应用场景,任何技术和优势都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意见》以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提出实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工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双创”平台提能增效工程、人力资本协同示范工程、消费提档升级工程、绿色低碳建设示范工程、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工程,构建与六大新经济产业形态高度契合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张新宇表示,“在全国城市中,培育新经济的多元化应用场景,是成都的首创。”

  新经济发展“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必须要有相应的空间载体来承载。《意见》提出建设“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娱乐、新文创、大健康、新金融”七大产业核心区;各区(市)县结合自身产业禀赋、区位优势,依托66个产业园区,围绕新经济六大形态各领域和细分产业,确定本地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张新宇表示,“这是在空间地理上整体谋划我市新经济发展‘7+N’空间版图。”

  关键词3 成都服务

  为新经济企业

  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传统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已经不适合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意见》提出要优化政府服务方式,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明确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降低企业成本,创新纳税服务。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将建立动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量身定做、逐步完善新经济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张新宇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营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的根本。

  新经济时代数据不仅是资源,还是新的生产要素。《意见》提出整合、赋能政府和社会公共数据资源,建设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平台,探索建立数据交易平台。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针对新经济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意见》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支持新经济企业上市,加快新经济企业引进,建立新经济企业俱乐部等政策措施,厚植新经济企业生根发芽的土壤。

  “新经济企业成长轨迹有别于传统企业,呈现出非线性、爆发式增长的特征。”张新宇表示,为新经济企业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依据新经济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分类施策、梯度培育。《意见》提出要建立新经济企业库,鼓励企业做精做优做强,选取其中成长性好、发展迅速的瞪羚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催生出潜在独角兽企业,再通过“一企一策”,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爆点,培育独角兽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他认为,“这是把握新经济企业成长规律,从企业生长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给予的有针对性的服务。”

  新经济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尤其需要加强企业、政府间的交流合作,实现抱团发展。因此,《意见》提出要建立新经济企业俱乐部,构建开放式的政企、企企常态化交流平台。

  关键词4 成都生态

  为新经济发展

  构建良好的要素供给体系

  张新宇表示,《意见》从创新、创业、创投3个方面,重点解决技术、人才、资本三个生产要素的供给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意见》提出要争取国家重大平台布局、探索面向不同主体多元化的成果转化模式、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大市场等政策措施。明确对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创新基地给予最高100万元的支持,对进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针对知识产权转化率低的问题,从企业端入手,《意见》鼓励将高校院所未确权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品并实现市场销售,企业可获得不低于30%的知识产权。《意见》还提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评估中心,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工作。

  人才是支撑新经济发展最活跃的要素。在拓宽新经济人才引进渠道方面,《意见》提出要借助在外川籍人才的家乡情结,推进“蜀才归蓉”;借助校友会、行业协会等“朋友圈”,吸引顶尖人才“蓉漂”;通过奖励政策调动猎头公司积极性,为我市新经济挖掘输送急需人才。在开展新经济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意见》明确支持在蓉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设置新经济领域相关专业;鼓励新经济企业与在蓉高校联合办学。在强化新经济人才服务方面,《意见》提出建立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新经济人才库,在多方面提供分类分级优先服务保障;搭建校政企人才合作平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是新经济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为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意见》明确对新设立或迁入的境内外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总部给予最高4000万元的补助;通过奖励,吸引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落地;建立新经济项目储备库,创新项目接口机制。为加强本土资本市场,提高政府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杠杆作用,《意见》明确政府分别设立2亿元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的新经济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全过程的融资服务。为提高新经济企业的融资能力,《意见》提出创新新经济企业评价方式;通过补贴引导评级机构开展新经济企业信用评级;整合担保资源、鼓励保险产品创新,改善新经济企业外部信用支撑。为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意见》提出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用于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