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南部县推进健康扶贫 其经验做法在四川省推广

时间:2017-05-24 06:55:19 来源:中国网 编辑:杨仁昌

  贫困患者在永定镇卫生院住院治疗

  近日,四川省卫计委组织中省媒体召开健康扶贫“五大行动”新闻通气会,广安市和南部县在会上介绍了健康扶贫的经验。

  南部县在脱贫攻坚中,如何破解贫困患者“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看不上病”的难题呢?

  四道防线 解决“看不起病”

  “这么好的医疗政策,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5月23日,刚做过脑瘤手术的长坪镇印山村村民周炳善在自家小院里散步。他说,医疗救助让他家里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周炳善去年因患脑瘤卧床不起,一家人既要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又要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最初都有放弃治疗的打算,最后还是健康扶贫帮了我。”周炳善满怀感激地说。

  “村里在了解情况后,立即进行了上报并落实相关医疗救助政策。”长坪镇印山村“第一书记”王波介绍,周炳善的2.9万余元手术费用,已经通过医保报销1.3万元、民政救助1800余元,其余费用正在联系处理中,他家基本不用花钱。

  县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县坚持筑牢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民政大病救助、爱心救助基金“四道防线”,帮助贫困群众就医能够少花钱、尽量不花钱。

  据介绍,2016年,该县对贫困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实行财政全额兜底,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门槛费全免。从去年1月起,将县级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到92%、95%、95%;从去年7月下旬开始,贫困患者在县内住院合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将慢性疾病患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90%,最高报销达9000元;将贫困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减轻残疾人医疗费用负担。共支付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补偿4574万元,补偿率达98.5%。

  该县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出资,为贫困人口统一购买大病商业保险。患大病的贫困户,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合规费用累计超过7000元的,由商业保险按50%至80%比例进行报销。去年,该县356名贫困人口获得了大病商业保险再次补偿,总费用达148万元,次均补偿超过4100元。

  “贫困患者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仍然较高的,按剩余医疗费用的70%给予民政大病救助,最高限额为每人每年6000元。”县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该县共救助贫困患者527人,发放医疗救助金116.59万元。依靠县红十字会,募集医疗爱心扶贫基金300.94万元。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报销和民政大病救助后,个人负担费用超过1000元的,由爱心基金按剩余部分的30%再次给予救助。目前,已有560名贫困群众享受到5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爱心基金救助。

  三大工程 解决“看不好病”

  “原来看病要到镇上或者县里,我年龄大了,腿脚又不方便,真的太恼火了。”记者来到碑院镇林坝村卫生室时,88岁的村民胡宗永正在进行常规检查。他告诉记者,新修的村级卫生室让他看病不用出村。

  “以前没有设置专门的卫生室,设备比较简陋,药品也不多,一天也没几个人来看病。”村医王振唐说,过去,他在家里开诊所,群众看病不愿来,他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今,新建的村级卫生室面积有50余平方米,不仅配置了听诊器、诊查床、血压计、输液架等医疗设备,药品也全部由县乡统一配备,种类达到100余种。

  “环境搞好了,设备齐全了,看病的村民多了,村医就能在这里长期坐诊。”林坝村“第一书记”张浩告诉记者,村里新建的村级卫生室,让村民随时能就近看病,“小病不出村,看病能就近”成了现实。

  “持续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县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说,2016年,该县大力实施医疗硬件建设工程,将村级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投入资金453万元,完成66个已脱贫村的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安排资金700万元,全面启动2017年、2018年132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投入1.5亿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3个,配备急需医疗设备1500余台(件);加大投入、积极协调,完成县人民医院“三乙”创建和整体迁建,基本实现农村群众“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近年来,该县致力于医疗水平提升工程。通过公开考聘等方式,引进医疗专业技术人才200余人;建立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制度,实现每个贫困村所在的乡镇卫生院都有一个上级单位“一对一”帮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帮助县乡部分医疗机构与省市人民医院、成都华西医院、广州珠江医院等开展合作,建成远程会诊平台,成功打造品牌科室和特色学科30个;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组建医联体。目前,该县县内就诊率同比增长9%,贫困患者县内就诊率达95%。

  此外,该县还针对县域内地下水卤盐成分超标,导致高血压等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采取“项目资金+财政补助+社会融资+群众自筹”的多元投入机制,整合资金15亿余元,构建“三源六厂九线+N”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确保64个乡镇的65万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彻底根除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顽疾。

  三大机制 解决“看不上病”

  记者来到永定镇同心村贫困户郑光富家,镇卫生院的3名医护人员正在为郑光富体检。听诊、量血压、问病情……逐项记录郑光富最近的身体状况。

  “前两天医生来过,今天又来了,太麻烦他们了。检查细致,服务到位。”郑光富说,他患有哮喘、前列腺肥大等疾病,以前都是自己到卫生院检查、拿药。现在却是医生走进家门,询问了解病情,检查一项不落,还要叮嘱用药常识。

  “通过常态走访,让贫困患者看病不贵、治病有方。”该镇卫生院院长陈海英介绍,为实现“精准到具体病种、精准到病情阶段”,2016年以来,该镇将11名医护人员划分为4个医务小组,实行“季度一次全覆盖走访,个别情况周查月访”的巡查服务制度,确保诊疗及时、救治有方。

  “将医疗骨干下沉到贫困群众一线,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等突出问题。”该县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县按照全面排查、精确到病的要求,着力构建“定期巡查”服务机制,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以中心卫生院为技术骨干、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组建医疗扶贫服务队,深入198个贫困村,免费为贫困群众进行健康体检、集中诊治和后续回访。针对27305名慢性病、大病患者、残疾人,按照病种属性、病情轻重、救治缓急的原则建立专门档案,实行分类救治和管理。

  据介绍,该县还通过建立动态筛查管理机制,按照全面覆盖、精准到人的要求,依据贫困人口基本数据信息,进村入户摸排,逐户逐人复查,形成了贫困人口医疗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做到“一户一卷、一人一案”和全时跟踪服务。目前,贫困人口建档率达100%,2016年单病种康复治疗率达85%以上。

  “在县乡医疗机构设立贫困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制度,并免收挂号费、注射费、输液费。”该负责人说,按照全面服务、精细到策的要求,该县严格控制医保目录外的药品、诊治项目和医疗服务项目,最大程度减轻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构建起长效便民惠民的机制。

  2016年以来,南部县全面完成贫困人口免费体检5.36万余人次,诊疗补偿19677人次、住院总费用5476万元,个人次均住院医疗支出仅53.03元,较健康扶贫前次均住院医疗支出下降1200元以上。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