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久负盛名的南充“川北大木偶”来牵线作媒

时间:2017-06-05 15:04:2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谭希
  3D打印也能制作出花纹繁复、雕刻细腻的佛山狮头?彩灯与陶艺、木版年画与南海藤编跨界混搭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日前在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开幕的“青春非遗,多彩佛山——‘非遗进清华’第五期研修班结业成果展”与公众见面,展品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想象。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共展出佛山研修班学员与清华导师联合创作的62项、240件作品。

  “非遗进清华”研修班活动是中国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项目之一。去年秋天,佛山选派20位非遗传承人进京研修。不久前,清华美院也首次组织了十多位教授进行回访,为佛山传统工艺发展全面把脉。开幕式当天,他们还参加了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举办的“佛山传统工艺振兴论坛”。

  参与本次研修班的20位非遗传人,大部分都是“80后”的青年传人。其中,不少人都出身于非遗世家,或是非遗大师的嫡传弟子。作为非遗“传二代”,他们对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有着怎样的情怀?又将如何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探索传统非遗走进当代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南方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独家专访,带您走进佛山“传二代”的探索之旅。

  情怀
  “把古老而又诗意的世界传承下去”


  研修班的20位学员,大多来自佛山传统工艺领域。早在明清时期,佛山就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以手工业发达著称于世,剪纸、扎作、彩灯、秋色、陶艺、灰塑、木版年画等数十种传统工艺脍炙人口。受到民间艺术氛围的耳濡目染,“传二代”眼中的非遗,背后更蕴藏着一分记忆中的温存。

  结业成果展上,每位学员都要展出自己学艺过程中最具纪念意义的一件实物,分享各自的传承故事。南海藤编(里水)传承人、学员吕永均,选择的是一台自己亲手创作的藤编自行车。他出身于藤编世家——父亲从事钉架工艺,母亲则是南海藤编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小时候藤床上的淡淡藤香,以及不听话时被父母“藤条焖猪肉”,都让吕永均记忆犹新。

  过去,吕永均的父母白天在家里做藤编,晚上骑着自行车将产品拉到广州去卖,经常要到半夜才回到家。吕永均的作品藤编自行车讲述的就是这段童年记忆。在他看来,那是南海藤编的“黄金时代”:上百家的藤编企业星罗棋布,小作坊不胜枚举,家家户户在门口织藤,成为当地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但好景不长,随着塑料等新材料的涌现,加上机械制造业的冲击、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藤编业市场陷入困境,同行纷纷结业、转行。“藤编不但养活了我们一家人,它更是凝聚了父母大半辈子的心血。”原本攻读电子商务的吕永均,选择“逆向”而行,毅然重返这个世人眼中的“夕阳行业”。

  回到父母的厂里接任之后,吕永均选择从基层做起,向一线工人虚心求教。他尝试从销售渠道切入,率先在业内发展电商,结合省级非遗项目进行品牌宣传,为南海藤编的品牌形象带来了质的升华。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吕永均的藤编家具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了将近200个品牌店面。

  吕永均期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实现藤编与其他传统工艺的多元化整合。而本次研修班的举办,为他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让他接触到更多志同道合之人。展厅内的一把“兰花椅”,就由他与另一位学员、佛山木雕传承人罗荣操共同设计而成。他们共同研发出更耐用、时尚的藤编工艺,让岭南人家对于往日“小藤椅”的朴素记忆,在现代家居身上得以重现。

  清华美院基础教研室教授金纳认为,民间的材料和技艺,人与天然材料的接触,促使现代人再次回溯生命的原点和意义。在工艺美术中追寻人们在都市中丢失的本真,寻回真挚的感情,正是非遗传人的职责所在。

  研修班的开办,不但让人们记忆中的“本真”重返生活成为可能,也让非遗传人找回了自己的使命。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课程,学员黄宏宇的母亲、佛山彩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玉榕,却明显感觉到儿子的变化:“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小的手工艺人,而是一名有着传承责任的非遗传人。”

  “我想把年画当中那个古老而又诗意的世界传承下去。”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学员刘钟萍如此写下自己的心得。

   探索
  将传统元素“做到极致”就是一种创新


  “1+1”合作研发模式,是本次研修班的大胆尝试之一:学员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佛山传统工艺的跨界创作。新材料的运用、产品设计概念、跨界合作……让非遗传人的作品洋溢着一股青春气息。

  学员欧琦辉、吴炜全共同创作的《狮涵·光》,是本次结业展上备受青睐的作品之一。花纹繁复、雕刻细腻的镂空狮头,威风凛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是一件用3D打印技术“打”出来的艺术品。

  “80后”女孩欧琦辉是佛山狮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黎伟的嫡传弟子。黎伟是黎家狮头制作第五代传人。徐克导演的《狮王争霸》中,黄飞鸿手舞的狮头就出自黎大师之手。

  “狮头制作不能墨守成规,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我师傅黎伟经常告诉我的一句话。”欧琦辉说。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佛山狮头,如何融入当代生活?这正是摆在她眼前的一道难题。

  欧琦辉向记者坦言,传统工艺的每一道工序都倾注着传承人的心血,她一度担心新技术的运用可能会让传统工艺变得“快餐文化”。然而,清华研修之旅却让她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大反转。当学员们看到导师的新材料作品时,内心深感震撼。欧琦辉感叹说:“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走进博物馆将成为非遗的命运。”

  “很多人不知道,狮头的骨架原来是很美丽的。我们希望将狮头本身的美揭示出来。”带着这样的想法,欧琦辉运用3D打印技术,一方面原汁原味地保留佛山狮头的传统纹理,另一方面又借用祥云图进行艺术化的加工。金箔锻造技艺传承人吴炜全,则为狮头铺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金箔,使作品更显得熠熠生辉。

  “我们试验到第9次才成功。”欧琦辉回忆说。由于镂空醒狮的结构极其繁复,力学的平衡至关重要,稍有失误,前面打印出来的内容,就会全部坍塌掉。通过复杂的力学计算,设计团队最后在狮头内侧装了3000根细小的支撑柱,作品才宣告大功告成。从构思到成品出炉,欧琦辉的团队花了整整5个月时间。

  “3D打印与金箔结合,使得佛山狮头的表现方式更具现代感了。但作品所呈现的传统元素,却又一点不变味儿。”清华美院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杨静评价说。

  3D打印出来的狮头,能否体现非遗的核心技艺?欧琦辉认为,传统工艺也需要创造性展现。“将传统的元素做到了极致,就是一种创新。”她表示,传统狮头扎作产量相当低,做出来的产品也只能给舞狮的人用;而高科技手段在提升创作效率的同时,也让传承人可以更加专注于技术的提升与创新。

  “其实,狮头上的每一款花纹,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欧琦辉认为,如何让更多公众能够走近非遗、共享非遗的文化价值,是传承人下一步必须思考的命题。

   思考
  非遗“圈粉”离不开“今天的温度”


  传统工艺要走进当代,还离不开审美观念的转化。“工笔花鸟”是清华美院每期非遗研培班都开设的特色课程。“表面上看,课程与学员们的创作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但非遗技艺的继承和创新都与审美密切相关。无论陶塑、剪纸、木雕、彩灯,还是金箔锻造,都要求造型的准确与美。”清华美院基础教研室教授金纳如是说。

  不少学员的结业作品,都为观众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蔡慧思的《祥龙戏珠》,对木版年画的传统符号进行提取,并与学员杨广明的佛山秋色进行结合,呈现出生动有趣的展示效果。另一位木版年画传承人刘钟萍,则与吕永均合作设计一款《梦想守护盒》。藤编工艺寓意“编织梦想”,盖子上则镶嵌着年画中的守护神——持刀将军。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梦想写下,投入盒中,让持刀将军为梦想“加持”。

  “非遗是活的,今天的作品应有今天的温度。”在刘钟萍看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木版年画永恒不变的价值所在。清华美院绘画系教师付斌也认为,木版年画的印刷过程虽然简单,但只要做出了仪式感,就能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非遗工艺成为生活场景中的一部分,刘钟萍策划了多场别开生面的线下体验活动。在即将到来的“5·20”当天,他们还将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和合二仙脱单专场”活动:非遗传人将带领观众现场体验以“和合二仙”为主题的木版年画的手作过程,由此传递他们对“单身狗”的祝福,让传统工艺“圈”住更多年轻粉丝。

  吕永均也在努力让藤编与市民的衣食住行结合起来。他敏锐地捕捉到“低碳时代”的到来,把低碳、环保、纯手工的文化理念植入门店。“藤编深受中老年人欢迎,但传统工艺要传承复兴,就不能离开年轻人的生活。”据他介绍,他的团队已研发出一批适用于80后、90后的藤编产品,不久将正式上市。

  生产成本太高,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曾是过去传统工艺普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系讲师冼枫却认为,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为传统工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传统手工艺天生符合个性化需求。把产品创意发挥到极致,向消费者讲好作品故事,这才是非遗传人未来的工作重心。”

  欧琦辉也对此深表认同:“衍生品设计并非只是将狮头图案印在文化衫、马克杯上那么简单,我们要真正了解背后的文化,才能让社会明白非遗背后的价值。”最近,她的团队借用狮头纹理,设计了一批丝巾和抱枕,受到了年轻群体的欢迎。
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