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党员干部融进户 激活脱贫攻坚一盘棋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16-12-03 09:10:44编辑:曹琪
  “20分钟就能进城,收入比外出打工强,日子越过越好。”11月26日,蓬安县锦屏镇西拱桥村贫困户刘忠碧正在院坝里晒被单和衣物。她家建在半山腰,是一栋川北民居风格的青砖白瓦平房,向山下望去,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
 
  蓬安是我省首批脱贫摘帽县,年内要完成51个贫困村、1.7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当地把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激活脱贫攻坚一盘棋。
 
  育强基层组织 选好脱贫领头雁
 
  队伍不团结,干部遇事绕道走,群众反映问题得不到解决……以前,西拱桥村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村民们满腹牢骚。南充市政协干部马晓勇到西拱桥村任第一书记后,挨家挨户走访调查,连开两天恳谈会、组织生活会,找到班子软弱涣散的症结: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干部们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在推诿扯皮中有了隔阂”。
 
  如何破题?马晓勇与锦屏镇领导班子一道,向村干部们讲道理、谈政策,一个个交心谈心,重新分配干部的工作。解开心结,扔掉包袱,村两委重新拧成一股绳。如今,村里建起千亩果蔬脱贫奔康产业园,每天吸纳150余名群众务工,在当地法治宣讲、农民技校、文明风尚星级评比等活动成为常态。
 
  在杨家镇伏岭村,第一书记范景胜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羊博士”。这位省农业厅下派干部发挥专业特长,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带动村民发展山羊养殖,全村53户贫困户全部入社,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支部要强,关键在选好党员能人。”蓬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配强171名第一书记外,蓬安还将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党组织,对后进村实施包抓整顿工程,育强基层组织。
 
  蓬安明确鲜明用人导向,仅去年就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50余名干部,其中第一书记17名。同时,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督查暗访,实行一天一通报一周一问责制度。截至目前,蓬安已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班子6个,召回不称职第一书记两名。
 
  党建资源下沉 拉动产业发展
 
  蓬安建起一批“跨乡联建、多村连片”的脱贫奔康产业园。在麦伦脱贫奔康产业园区蔬菜大棚基地,智能恒温大棚里各种名贵花卉和杂柑苗长势喜人,工作人员通过远程监控掌握农作物长势。该园区覆盖碧溪乡、新园乡所辖6个行政村,当地整合6个村的党支部,成立麦伦农业生态示范园园区党委会,设立麦伦机关党支部,党员达36名。目前,蓬安已建成园区党委3个,各类产业党支部11个,产业党小组30多个。
 
  为提高党员搞产业、闯市场的能力,蓬安将农村党员培训作为重点,增强贫困村持续造血能力。利溪镇花房子村招引龙头企业,通过整村流转土地,发展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特种养殖于一体的脱贫奔康产业园区。村两委通过现场授课、远程教育等形式,搭建党员培训学习课堂。“上周从蓬安县城请来厨师和农技师授课,全体党员带头参训。”第一书记青松说。
 
  蓬安提出,每名第一书记牵头领办1个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培养2-3个党员养殖大户,每个村有1个示范项目,并为每个贫困村匹配2.6万元示范项目经费。“所有党员干部都沉下村去、融进户去,和老百姓一起吃、一起干、一起摸爬滚打,通过脱贫攻坚锤炼队伍,促进党建工作不断前行。”蓬安县县委书记蒲国说,为保证帮扶工作扎实落地,蓬安推行脱贫攻坚双组长制,两天一督导、一周一调度。
 
  层层压实责任,激活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蓬安新一轮发展注入了活力。10月,通威集团渔光一体项目落户蓬安,项目瞄准扶贫,总投资30亿元,项目从前期洽谈到落地,仅用时2个月。
 
  本报记者 伍力 王青山